為舞台監聽而生-試聽Sony IER-M9、IER-M7入耳式耳機

文/蔡承融圖/蔡承融、郭振榮2018/09/19
SHARE分享

今年 8 月份,Sony 公司邀請亞太區眾家專業媒體齊聚香港,舉辦了一場盛大產品發表會,會中除了旗艦等級的 Signature 系列新品之外,針對專業音樂工作者設計的 IER-M9、IER-M7 舞台監聽入耳式耳機,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然而就在本月初台灣索尼所舉辦的新品發表會上,正式公布這兩款高階監聽耳機的上市日期為 9 月 14 日,售價分別為 35,900 元(IER-M9)、19,900 元(IER-M7)。

重視原音重現

Sony 影音產品公司聲學部門總工程師投野耕治(Koji Nageno)。

關於監聽耳機的設計理念,Sony 影音產品公司聲學部門總工程師投野耕治(Koji Nageno)在台灣產品發表會中提到,監聽耳機設計目的是要讓表演者聽到現場表演時所發出的聲音。他進一步解釋,假設配戴監聽耳機是一位歌手,那麼他就是在錄音室或現場表演的過程中,透過耳機聆聽自己的聲音在歌唱,並且根據自己監聽到的聲音來調整表演的狀態。譬如透過監聽耳機聽到的是比較硬的聲音,那可能會改用比較溫和的聲音來歌唱。

另外,其實一般人在說話的時候,也會聽著自己的聲音做調整,然而聆聽的距離是從嘴巴到耳朵大約 10 公分,就是在這樣的距離感下,一面聽著自己的聲音,一面調整自己講話的音質。如果表演者透過監聽耳機聽到的聲音位置比平常更遠,那麼他可能會用更大的音量去唱歌。所以就算表演者是配戴著耳機的狀態,我們也希望他聽到的聲音是維持在和平常一樣的距離感,去做最佳的音樂表現。整體來說,監聽耳機必須非常直接的原音重現,幫助表演者真實地感受並釋放表演的情緒。

Sony Music 技術人員跨刀協助

在開發的過程中,研究團隊找來 Sony Music 的 PA 技術人員共同合作,透過他們的專業經驗一起開發這兩款舞台監聽耳機,確保能夠滿足專業使用者所需的音質表現。不過,投野耕治也強調,雖然監聽耳機一開始是為了專業音樂工作者而設計出來的產品,但是我們也希望音樂愛好者也可以聽到音樂表演者所聽到的聲音,一起來欣賞音樂。言下之意就是 IER-M9 與 IER-M7 在符合專業表演監聽需求的同時,也能滿足音樂愛好者聆聽音樂的喜好。

接近 IEM 客製化耳機的配戴感

在產品外觀設計部分,IER-M9 與 IER-M7 的相似度極高,耳機外殼的線條設計是基於 Sony 耳型職人多年來針對各種不同耳型研究的成果,不僅配戴舒適度高,還可以達到接近 IEM 客製化耳機的隔音效果與配戴穩定度。當然,隨附 13 組不同尺寸的耳塞(三倍舒適型 x6、複合矽膠 x7)也是提昇隔音效果和配戴舒適度關鍵要素。

耳機收納設計很特別,先把耳機線收捲成一圈,然後把黑色橡膠圈套上去,橡膠圈的中央有磁鐵可以把耳機線扣住,上方還有一個擋片,保護耳機本體不會摩擦碰撞。
隨附 13 組不同尺寸的耳塞,上方是 6 組三倍舒適型耳塞、下方是 7 組複合矽膠耳塞。
這麼多耳塞要是全部混在一起,肯定會搞錯尺寸配對!沒關係,原廠直接幫您用顏色做區分。

IER-M9 入耳式耳機

IER-M9 的外殼以鎂合金材料製成,有質輕剛性高的優點,可以減低共振干擾音質的問題,機殼表面加上黑色霧面烤漆處理,外側有碳纖維板做裝飾。

先來看 IER-M9,單體採用 Sony 全新研發的平衡電樞(BA)共有 5 顆,採用 5 路分音設計,其中 1 顆單體開孔最小的負責低音、1 顆負責中低音、1 顆全音域、1 顆高音、1 顆超高音,這 5 顆 BA 單體全數安裝在特製鎂合金框架內,原廠強調可以降低振動,而且不像其他品牌的耳機,在 BA 與出音口之間使用導音管,而是利用鎂合金框架的結構直接將聲音導引到出音口的位置,確保音質清晰。而在這 5 顆單體當中,包含 1 顆和旗艦級 IER-Z1R 一樣的 BA 單體,專門負責超高音頻段,振膜使用鎂合金材料製作而成,搭配 OFC 無氧銅鍍銀音圈線圈,接點經過鍍金處理來提升傳導特性。整體頻率響應 5Hz~40kHz、阻抗 20 歐姆、靈敏度 103dB/mW。

在耳機外殼部分,雖然 IER-M9 的外觀看起來和 IER-M7 極為相似,但材料其實完全不一樣。IER-M9 的外殼以鎂合金材料製成,有質輕剛性高的優點,可以減低共振干擾音質的問題,機殼表面加上黑色霧面烤漆處理,外側有碳纖維板做裝飾。

隨附耳機線材也很有誠意,包裝盒內有 3.5mm 單端與 4.4mm 平衡端子的耳機線各一條,內部使用 OFC 無氧銅鍍銀導體,線身裡面加入了天然絲線提供更好的抑振效果,也就是減低了聽診器效應的問題。最後在端子導體鍍金部分的內層為非感磁材料,同樣是為了確保音質不受干擾的設計。

隨附 3.5mm 單端與 4.4mm 平衡端子的耳機線各一條。

IER-M7 入耳式耳機

IER-M7 的外殼為強化塑料製成,表面光潔如鏡面,耳機外側改為黑色霧面鋁質飾板。

以原廠公布的參考售價來看,兩款監聽耳機都屬於高價位產品,IER-M7 相對容易入手一些。採用 4 路分音的 IER-M7 內部搭載 4 顆 BA 單體,少了 IER-M9 所使用的鎂合金振膜超高音,其他配置同樣是 1 顆低音、1 顆中低音、1 顆全音域、1 顆高音。IER-M7 使用的 4 顆 BA 同樣安裝在特製鎂合金框架內,避免振動影響音質清晰度,頻率響應維持在 5Hz~40kHz、靈敏度 103dB/mW,阻抗提升至 24 歐姆。

IER-M7 的外殼改用強化塑料製成,表面光潔如鏡面,耳機外側改為黑色霧面鋁質飾板。另外在出音導管的設計上,IER-M9 和外殼一樣為鎂合金材質,而 IER-M7 改用黃銅製作出音導管。隨附耳機線材維持不變,同樣有 3.5mm 與 4.4mm 端子的耳機線各一條,使用無氧銅鍍銀導體,端子導體鍍金部分的內層為非感磁材料,確保音質不受干擾。

接下來讓我們看圖片,直接比對 IER-M9 與 IER-M7 的細節差異:

兩款耳機的外觀相似度極高。IER-M9(圖左)使用碳纖維飾板,IER-M7(圖右)使用鋁質霧面飾板。
連內部安排完全一樣,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細節差異!
注意看圖左 IER-M9 內盒所使用的是麂皮布料,而圖右的 IER-M7 則是尼龍纖維編織布料。
圖左 IER-M9 的攜行盒上蓋飾板為金屬材質;圖右 IER-M7 的攜行盒上蓋飾板為塑膠材質。
攜行盒內側也是一樣,左邊 IER-M9 用的是麂皮,右邊 IER-M7 用的是尼龍編織布料。
圖左 IER-M9 的出音導管和前端蓋板為一體成形設計,採用鎂合金材料製成。圖右 IER-M7 的出音導管改為黃銅材料。

配戴舒適、隔音效果佳

前後試用大約一個多星期,這兩款耳機給予我很好的使用經驗。首先,耳機配戴舒適度極高,外殼造型剛好和我的耳朵輪廓相符合,能夠緊密貼合又不會覺得耳朵被硬撐開,長時間配戴不成問題。不僅配戴舒適,還有很好的被動降噪效果,除了耳機與耳朵緊密貼合之外,還得配合尺寸合適的耳塞,就能有效隔絕外界環境噪音干擾。實際試用時發現,音樂不用開太大聲,就能隔絕旁人說話的聲音,走出戶外更能感受到其優秀的隔音能力,車水馬龍的噪音減低非常多,不過要提醒您在戶外移動使用得多加小心,以免發生交通意外!然而這種被動降噪能力對於舞台表演監聽來說非常實用,因為表演者必須能夠清楚聽到其他樂器演奏、節拍、人聲......等各種舞台上的演出狀況,而不受現場觀眾的吶喊聲或其他不必要噪音的干擾。

再者,耳機線材雖然比較粗,線身卻相當柔軟又不容易糾纏打結,其中 IER-M9 內含天然絲線擁有不錯的抑振效果,而且採用耳掛式的配戴法,都有助於減低聽診器效應的干擾,尤其是在身體不斷移動的狀態下,摩擦或觸碰到耳機線身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盡可能降低來自耳機線本身的「砰、砰」聲響相當重要。但是我得說,聽診器效應在 IER-M9/M7 身上並不是完全沒有,應該說程度上相對低一些。另外,耳掛設計很有彈性、好調整,稍微順一下就能貼合耳朵上緣的形狀,而且線身柔軟舒服不刮皮膚,至於可拆卸端子為 MMCX 的形式,好處是可以 360 度靈活旋轉,方便用家調整配戴角度,前面說過了,所有細節加起來就是極高的配戴舒適度!

這是兩附耳機線 Y 型連接處的特寫,IER-M9 使用的是金屬材質,IER-M7 則是塑膠材質。另外,注意看耳機線身紋路也不太一樣 IER-M9 內含天然絲線有助於抑制振動,而 IER-M7 的線身沒有此項設計,不過兩者所使用的導體皆為 OFC 無氧銅鍍銀。
連接耳機端為 MMCX 端子。

柔和溫潤,細節清晰

本次試聽搭配的是 Sony 自家旗艦級 Walkman NW-WM1Z,並且採用 4.4mm 平衡端子連接。整體聽感上,IER-M7 的聲音較為柔和溫潤,高頻沒有特別鮮明的光澤感,中頻相對凸出一些,特別是聆聽人聲演唱,比 IER-M9 還要多了一些溫潤的厚度但又不會太過豐厚,細節詮釋能力依然很好,譬如《Blue Coast Collection》中的〈Looking For A Home〉,開頭吉他導奏聽來豐潤些許,吉他鋼弦撥奏的音色沒有明顯的刺激感,Keith Greeninger 的人聲演唱在 IER-M7 上聽起來略帶暖意又不失解析力,而且聲音輪廓清晰、定位感分明,不論是人聲、樂器伴奏或和聲都各自站好定位,沒有刻意將音場拉得很開,但也不會全部擠在頭部中央。另一首 Emily Palen 演奏的〈Light in the Future〉小提琴作品,弓弦摩擦質地細膩呈現並且帶有適度的厚實感,不乾澀、不尖刺,還能捕捉到錄音中非常細微的空間聲響,描繪出錄音時的音場空間感。

爽朗明快的低頻節奏

至於低頻則帶有明快的 Q 彈節奏感,但畢竟是監聽取向的耳機,如果想要那種爽度破表的狂猛低頻量感,抱歉,IER-M7 和 IER-M9 都沒有!我可不是說這兩副耳機的低音貧弱,應該說能夠忠實地反應出錄音原本的面貌,該猛的時候就猛,不會過度誇飾。譬如 Maroon 5《V》專輯中的〈Animals〉,曲子裡面不斷出現的低頻聽起來就是爽朗有勁的節奏感,而且我聽到的不是一記重拍節奏打下去算了,還有清晰的低頻線條與層次感。

高頻明亮,細節更豐富

至於 IER-M9 雖然少了點溫潤的底蘊,但是更加明亮有光澤,而且細節表現更勝一籌。譬如先前播放的〈Looking For A Home〉,開頭吉他演奏的音色聽起來明亮許多,指尖按壓琴弦、揉弦等各種演奏細節更加清晰。至於人聲演唱的部分,IER-M9 倒是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凸出,也不如 IER-M7 來得溫潤豐厚,卻有很好的解析能力,人聲與樂器的定位感一樣出色。下一首 Emily Palen 的〈Light in the Future〉也給我相同的感覺,小提琴演奏時的厚度略減一些,可是音色卻聽來更加明亮細緻。

最後再聽一次 Maroon 5《V》專輯中的〈Animals〉,不僅有爽朗的節奏感,我聽到的是收束得更為乾淨扎實的低頻顆粒,節奏中不斷出現的低頻顫動細節,都可以透過 IER-M9 輕鬆掌握,而不只是隆隆不絕於耳的低頻嗡鳴而已。身為監聽耳機,我認為 IER-M9 表現得相當稱職。

整體來說,IER-M9 與 IER-M7 的設計非常用心,考慮到舞台表演必須具備的隔音能力,以及滿足長時間使用所需的舒適配戴感。聲音表現方面,基本上兩款耳機各頻段分布相當均衡,沒有特別明顯的個性,細節詮釋能力與定位感都很出色,可以幫助用家清楚掌握錄音當中的各種細節。當然實際聽感上,兩款耳機還是略有差異,我認為 IER-M7 的聲音偏略溫潤,中頻人聲稍稍厚實一些;IER-M9 沒有特別溫潤,相較之下顯得比較冷靜,但是高頻延伸更為明亮細緻。

器材規格

Sony IER-M9
型式:平衡電樞封閉式耳道耳機
單體:平衡電樞 x5
阻抗:20 歐姆
頻率響應:5Hz~40kHz
靈敏度:103dB/mW
線材:1.2m 鍍銀無氧銅導體
端子:3.5mm、4.4mm
配件:三倍舒適耳塞(SS、S、MS、M、ML、L)、複合矽膠耳塞(SS、S、MS、M、ML、L、LL)、耳機線夾、耳機捲線器收架、收納盒、擦拭布
重量:11 公克
參考售價:35,900 元

Sony IER-M7
型式:平衡電樞封閉式耳道耳機
單體:平衡電樞 x4
阻抗:24 歐姆
頻率響應:5Hz~40kHz
靈敏度:103dB/mW
線材:1.2m 鍍銀無氧銅導體
端子:3.5mm、4.4mm
配件:三倍舒適耳塞(SS、S、MS、M、ML、L)、複合矽膠耳塞(SS、S、MS、M、ML、L、LL)、耳機線夾、耳機捲線器收架、收納盒、擦拭布
重量:約 9 公克
參考售價:19,900 元

台灣索尼
電話:4499111(行動電話請撥:02-4499111)
網址:store.sony.com.tw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 Sony在台發表8款耳機、播放器新品

    今日(9/6)台灣這邊也有新消息了!台灣Sony邀請到日本原廠工程師投野耕治、佐藤浩朗於自家會議室內舉辦產品發表會,除了介紹產品相關細節之外,也正式公布了發售日期與建議售價...

    2018/09/07 more
  • 高階新機齊發-Sony亞太區產品發表會

    在「2018香港高級視聽展」前一日,Sony邀集亞太區專業媒體、經銷商至香港舉辦2018年度新品發表會,一口氣推出5款高階新品,包含Signature系列的2位新成員:IER-Z1R入耳式耳機、DMP-Z1數位音樂播放器,專為舞台監聽設計的IER-M9與IER-M7耳道耳機...

    2018/08/10 more
  • 超乎想像的頻寬-Sony MDR-Z1R耳罩耳機

    身為Sony旗艦耳機,MDR-Z1R可說集結自家State-of-the-art所有最高技藝,其中最受矚目的技術規格就是超乎想像的頻寬表現:4Hz~120kHz,換句話說,MDR-Z1R的動圈單體振膜,可以應付每秒4次的振動,也能執行每秒12萬次的超快速活塞運動...

    2018/02/03 more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