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就是它的本色-Sennheiser HD 579耳罩耳機

文/戴天楷圖/郭振榮2017/05/23
SHARE分享

1945 年,承載了人類歷史最沈重的一頁。這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章,結束了這場帶來 6 千萬人死亡的可怕災難。戰爭的結束,便是新生的契機。大戰結束後,一家公司誕生了,這家公司在日後麥克風與耳機市場舉足輕重,直到 70 年後的今天,影響力依舊。這家公司就是 Sennheiser。

不過,這樣講不夠不準確,因為最早,這間公司並不稱為 Sennheiser。1945 年公司創辦人 Fritz Sennheiser 博士,召集了七位漢諾威大學的聲學研究人員,籌組了一間 Laboratorium Wennebostel,簡稱「Lab W」(W 實驗室)。他們投入開發麥克風產品,1946 年就推出了第一款麥克風上市,是為 DM1,隔年再推出 DM2。積極的研發和市場拓展,讓這間公司日漸茁壯,到了 1955 年,已是一間 250 人的公司了。Lab W 的產品也越來越多樣,不僅做麥克風,還推出多種與震動有關的能量轉換設備,例如地理測定儀器、麥克風轉換器、降噪麥克風等,同時,他們也開始生產耳機。1958 年,Lab W 正式更名 Sennheiser Electronic,也是我們所熟悉的 Sennheiser。

經過這多年的努力,Sennheiser 始終能與時代接軌,因應當前市場需要開發商品。因此,Sennheiser 歷久不衰,直至今日,產品仍是不斷推陳出新。我手上的這副 HD 579 正可為代表。

負擔的起的中堅產品:HD 500 系列

Sennheiser 的耳機產品中,HD 500 系列扮演著中堅份子的角色,其下,有許多更平價,但不一定是更訴求於音樂欣賞走向的耳機,可能外觀更時尚一點、年輕化一點;其上,有更講究音質的 HD 600、HD 650、HD 700,還有才推出兩年,便已深為包括 U-Headphone 等媒體所盛讚的 HD 630VB,以及被 U-Audio 總編稱為「世界上最棒的耳機」 HD800 和 HD800S。這些都是更高階的耳機,聲音更好,但往往對驅動的要求也更高,如果沒有一個夠水準的耳擴,HD 800/800S 可是出不了好聲音的。但 HD 500 系列可不是這樣,Sennheiser 把驅動耳機的電流需索盡量降低,好讓耳機即便接上隨身播放器或行動裝置也能有相當的聲音水準。而且價格上也更為可親,讓音樂愛好者能有一個輕省負擔的選擇。

包括 U-Headphone 主編蔡承融和我自己,也都是 HD 500 耳機的使用者,我有一副 HD 598,他有一副更早之前的 HD 595,都曾是 HD 500 系列的大哥,只是年份不同。不過,這些都是舊款了,Sennheiser 在去年推出了新的 HD 500 系列,型號尾數改稱「9」,一看就知道比我們的「5」和「8」都要更新。而且,新的 HD 500 系列產品更為精簡,縮減成 4 樣,從最入門的起算,分別是 HD559,然後是密閉式的 HD569,接著是 HD 579,最高階的則是 HD 599。HD 559 和 HD 569 應屬同級產品,只是一為開放設計,一為密閉設計,此外,HD 569 更訴求於行動聆聽,因此還配給一條 1.2m 的 3.5mm 耳機線。至於 HD 579 則與 HD 599 在設計上較為接近,外觀除了顏色,以及 HD 599 多了一條 1.2M 的 3.5mm 耳機線,兩副耳機完全一樣。差別在哪裡?難道那 50 歐元的價差就在那條 1.2M 的耳機線嗎?差別在看不見的部分,就規格來看,HD 599 的頻率響應比 HD 579 更寬廣,低頻延伸到 12Hz,勝過 HD 579 的 15Hz,高頻則可延伸到 38,500Hz,更勝 HD 579 的 28,000Hz,多出了足足 10KHz 以上的延伸。所以,HD 599 作為 HD 500 系列的大哥,還是有道理的。

這樣一算看,HD 579 可稱得上是 Sennheiser 耳機中經濟實惠的中堅機種,且是中堅的中堅。如果您正是這種講求務實,想找一副聲音夠水準,卻無須攀高價格的耳機,那您就可以繼續看下去。

戴得舒服,看來漂亮

以灰色為主體的外觀,襯上部分消光的金屬部件,與黑色的金屬耳罩背網,展現出低調又有現代感的風格。為了求取更輕的重量,Sennheiser 使用了許多塑膠材質,不過,如果換成鋁合金,重量要加多少?售價還要加多少?而且不一定對聲音有幫助,Sennheiser 是間務實的公司,這不是他們所有追求的。配戴起來的相當舒適,這有幾點因素,第一,寬大柔軟的頭戴內襯,有著柔軟彈性的內裡,蛋白皮質的人造皮革肌觸感很好,相當細緻,比起我的 HD 598 的頭戴做工好很多。這是一個進步。

第二,配戴舒服也跟它的大耳罩與柔軟的襯墊有關。50mm 的動圈振膜,自然耳罩也會大一點,Sennheiser 為其設計了大型橢圓形耳罩,能夠把整個耳殼包圍起來,然後以絨布材質的襯墊緩和夾壓力道,配戴起來兩腮相當舒適。相較起來,HD 598 的襯墊更軟一些,但這差異不大,實際用起來也不覺得 HD 579 帶來什麼不適。第三,耳機的內夾力不大,就算連續聆聽兩個小時,也不覺得有壓力。不過,我與蔡承融還是認為 HD 579 的內向壓力稍微大一點點,但這也真說不準,因為我們兩人的 HD 595 和 HD 598 都是用了好多年了,耳機早被撐開,因此難說到底孰重孰輕。總之,HD 579 的配戴舒適感一流。

舊系列要到 HD 598 才可以換線,在它以下等級的還不行,更早之前的,連 HD 595 也不行。但是,現在 HD 500 系列每一款都可以把耳機線拆下,其中密閉式的 HD 569 和最高階的 HD 599 還多附一組 1.2M 的耳機線。耳機線連接耳機一端,是 2.5mm 的立體聲端子,插入後還要右旋並往前推,才能接到定位。既然耳機線可拆,自然玩家可以換線,增加聆聽樂趣,不過,還得找這個特殊規格的端子才行。

搭載獨家 E.A.R.技術

HD 579 使用了 Sennheiser 的 Duofol 振膜,這個振膜本身的諧振很低,因此不會在動圈單體運動時因為諧振生成而產生互調失真,導致音色扭曲。身為強調音質的 HD 500 系列產品,HD 579 當然地運用了 Sennheiser 自家的「人體工學聲音優化技術」(Ergonomic Acoustic Refinement, E.A.R.)。一般耳機單體的設置就是與整個耳罩本體平行地層層相疊,這樣設計相當合理,但 Sennheiser 確認為人耳不是完全平行於頭部兩側,而是有一個約略張開的角度,如果耳機單體與耳罩本體完全平行,在附於耳上時,單體發出的聲波抵達耳朵的時間會不均等。這就好比你以定速滾動一顆球,往一堵斜牆滾去,你在同一發球線上的左右兩端滾出的球,將會以不同的時間抵達牆面。所以 Sennheiser 創發出所謂的 E.A.R.技術,其實就是藉由增加一個單體投射的角度,讓聲波投射可以更均衡地抵達耳朵。再以前例說明,利用單體也安排成斜面,就好像把發球線劃成與牆面平行,那麼,你無論站在線的哪一端投球,球都會以相同時間抵達牆面。這樣,就可修正上述問題。

開放式設計的 HD 579 的耳罩背後,有著金屬網罩,以作透氣透聲,讓背波得以舒展。舊款的 HD 598 金屬網的孔洞較大,HD 579 上的孔洞較小較密,開孔率不同,是否會影響聲音?我不認為這是影響聲音的關鍵因素。在 HD 579 上使用的金屬材料也比 HD 598 要多,看起來也比 HD 598 上故作高級感的仿胡桃木塑膠更有質感一點。

手機就可推,還有模有樣

HD 500 系列的阻抗不高,容易驅動。我把 HD 579 接上 iPhone(要套上 3.5mm 轉接頭,這點實在不方便,Sennheiser 應該直接附上一條 1.2M 的 3.5mm 耳機線),音量開到 8 格,就已足夠,如果音樂本身錄音的電平就夠高,聆聽環境也夠安靜,7 格就可以很輕鬆地聽。跟 HD598 比起來,要稍微小聲一點,因為後者的靈敏度較高,有 112dB,而 HD 579 則是 106dB。但這一點差別沒有影響,只消把耳機音量多推一格就行了。

廣  告

高音明亮、中音清晰、低音結實

單單是接上了手機,就覺得 HD 579 的體質真好,單用手機,聽壓縮成 256K 的 AAC 檔,就能讓人陶醉其中。高頻清楚,延伸不錯,展現出相當的活力和清新。對於聲音細節的處理,HD 579 也有足夠的資訊,讓音樂呈現一定的豐富性。中頻相當清晰,中性聲底,略帶一點點暖意,稍微硬朗一些的質地,讓中頻以上有一定搶眼的表現力。低頻是最讓人滿意的地方,HD 579 單用手機推,就能推出相當結實的鼓聲。此外,HD 579 的聲音開放度很好,聆聽不覺壓力,而且空間感很好,聽古典音樂或是現場音樂會,尤其感覺到這空間感表現的妙處。

把歌曲裡的一切都分說明白

雖然 HD 579 的阻抗只有 50 歐姆,落在「好推」的範圍內,手機就可以推的不錯。但是,上了耳擴,就又進入不同的層次,聲音更有密度,中頻的厚度更好,鼓聲不但結實,現在更飽滿了起來。音樂的層次更清楚,輕重高低的起伏變化對比更為鮮明。這種經驗不僅在我聆聽 HD 598 也是如此,其實任何低阻抗耳機,即便用手機或隨身播放器就可以表現得很好,甚至本來就是給行動聆聽用的,只要接上耳擴,聲音立刻會有升級感。就像一對喇叭,阻抗、效率如何友善,接上小功率綜擴,與接上大功率後級,聽起來就是不一樣。要測試 HD 579 真正的實力,我還是以接上耳擴為準。

使用的耳擴是 NuPrime HPA-9,這台耳擴採用純 A 類放大、無負回授線路、陣列式的電容排列,讓它不僅聲底乾淨,還有充裕的供電,驅動耳機時更為從容。DAC 則是 Micromega 的 MyDAC,播放 PC 電腦中的 iTunes 音樂,檔案均為.aiff 檔,為 CD rip 成的檔案。重新聽過 Dali CD 4 的曲目,HD 579 的聲音表現讓人耳目一新。同為第四軌,鼓聲聽起來更有衝擊力,而且吉他的演奏的細節更清楚,讓演奏更顯活生。打擊樂襯在歌手後方,除了鼓聲,還有鈴鼓,還有三角鐵。一些窸窸窣窣的打擊樂,甚至可見其搖擺敲擊的動作。Michael Penn 的歌聲聽起來更為暖厚一些,更有真實感,而且人聲與伴奏間的分離感也更進一步。至於聽到第七軌,拉丁美洲彌撒裡的鼓聲一飽滿起來,敲下去的勁道就更懾人,不是以強勁凶猛的震撼力來折服人,卻是以一種深沈卻平穩的步伐前進著,像是僧侶持燭頌詠而行的隊列,一步一步地行將過來。至於人聲的層次感和聲部分離度又更好了。是的,真的用了耳擴不一樣。

聽李宗盛的「山丘」,電鋼琴聲音溫暖而且飽滿,吉他隨著歌聲響起,伴著李宗盛沙啞的嗓音,唱出了人生百般的無奈和感慨。吉他刷弦的金屬質感,加上琴箱的共鳴感,真是滄桑。唱到激昂處,合成器添上低頻,帶出更深沈的感嘆。HD 579 的聲音表現力十足,音樂聽起來活力十足,李宗盛的嗓音聽起來有種貼近麥克風的感覺,細節很多,中高頻搶眼,這就是它聲音活力的來源。相較之下,HD 598 顯得聲音暖一點、溫一點、軟一點,卻聲音更開闊一點,聽起來也更輕鬆一些。此外,HD 598 雖然聽起來整體似乎較為敦厚溫和一些,聽起來卻覺得高頻聽起來更輕鬆一些,HD 579 聽起來就比較緊一點,急促一點。手邊沒有 HD 599 同時比較,但是 HD 598 與 HD 599 同級,這般比較,提供您參考。

聽古典音樂,HD 579 開闊的空間感,也讓音樂得以自然流動。聽英國大提琴家 Jamie Walton 拉奏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悠悠響起的大提琴聲,把濃濃的情緒激發出來,HD 579 讓那大提琴拉奏時音質呈現一種鮮明而清楚的面貌,相對於 HD 598,後者沒有那麼激烈,聽起來比較柔和,卻又絲絲縷縷,不見少了細節,聲音更顯細膩一點。HD 579 把音樂中的聲部層次處理得相當清楚,高音、低音間的區別和層次更明顯。HPA-9 有兩個 6.3mm 耳機輸出,我可以同時接上兩只耳機,一起比較,但一時間我也有點恍惚,這不是誰強誰弱、誰好誰壞、誰勝誰負的問題,這是兩種味道,兩種性格,兩種賞趣。

聽古典音樂,HD 579 開闊的空間感,也讓音樂得以自然流動。聽英國大提琴家 Jamie Walton 拉奏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悠悠響起的大提琴聲,把濃濃的情緒激發出來,HD 579 讓那大提琴拉奏時音質呈現一種鮮明而清楚的面貌,相對於 HD 598,後者沒有那麼激烈,聽起來比較柔和,卻又絲絲縷縷,不見少了細節,聲音更顯細膩一點。HD 579 把音樂中的聲部層次處理得相當清楚,高音、低音間的區別和層次更明顯。HPA-9 有兩個 6.3mm 耳機輸出,我可以同時接上兩只耳機,一起比較,但一時間我也有點恍惚,這不是誰強誰弱、誰好誰壞、誰勝誰負的問題,這是兩種味道,兩種性格,兩種賞趣。

活,就是它的本色

跟我自己的 HD 598 比起來,我很訝異 HD 579 的音樂表現力更好,音樂聽起來更活潑、更活生、更鮮活。我一連用了三個「活」,足以明說它的特色了嗎?HD 579 有著比 HD 598 更清晰的聲線和輪廓,聲調上更為明亮,有股青春洋溢的氣息。這是個一聽就會感受到好處的耳機,如果您恰有這個預算,要準備挑一副能欣賞各類音樂的耳機,HD 579 應該被列入考慮,論配戴舒適、論聲音表現,它都值得一試。

器材規格

Sennheiser HD 579
型式:開放式耳罩耳機
阻抗:50 歐姆
最大音壓:106dBSPL(1kHz/1Vrms)
頻率響應:15Hz – 28kHz
失真:小於 0.2%
售價:8,100 元
進口總代理:宙宣
電話:02-8768-1222
網址:www.uni-announce.com.tw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 預計年底在台上市-Sennheiser HDV 820耳擴

    新版HDV 820耳擴有哪些改變?外觀尺寸看起來變化不大,不過細部有許多變動。以DAC部分,採用最新的ESS SABRE32數類轉換晶片,採全平衡設定,DAC具備超大動態範圍、超低失真與超高解析力,PCM格式最高支援至32bit/384kHz,DSD部分則追...

    2017/05/15 more
  • 出門在外的好伴侶-Sennheiser HD 4.50藍牙抗噪耳罩式耳機

    Sennheiser的HD 4系列又推出了幾款新產品,功能涵蓋各種面向,包括附麥克風的HD 4.20s耳罩耳機、附3鍵線控功能的HD 4.30耳罩耳機、具無線傳輸功能的HD 4.40藍牙耳罩式耳機,以及這款功能最強大的HD 4.50藍牙抗噪耳罩式耳機...

    2017/05/09 more
  • 靜電耳機之王HE1坐鎮-Sennheiser台北專門店開幕

    今日(6/15)Sennheiser正式宣告在台北成立品牌專門店,同時也是Sennheiser在亞洲的第三個據點,地點就在晶華酒店旁邊,現場不僅展售多款現役熱門機種,竟然連身價超過新台幣200萬元的大奧第二代HE1靜電耳機也將於店內長期展出!另外還有全新的AMBEO 3D環繞音效技術展示...

    2017/06/16 more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