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聽下去,錢會留不住-Bowers & Wilkins Px7 S3 無線耳罩耳機

文/戴天楷圖/蔡維峻2025/05/15
SHARE分享

英國喇叭品牌 Bowers & Wilkins 在音響界算得上是成功行銷的代表。很多消費者就算不是音響愛好者,也多少聽過這個牌子。在台灣,我們喜歡稱它為 B&W,簡單又好記。

Bowers & Wilkins 在喇叭製造上有其獨到的技術,最著名的 Nautilus 鸚鵡螺識別度極高,是很多音響迷心中的夢幻逸品。於此之外,他們很早就開始跨足一體式音響和無線喇叭。Zeppelin 推出至今已經換了好幾代,其獨特的造型,足以列入工業設計的經典案例。在耳機方面,以 High End 喇叭品牌涉足耳機產品,Bowers & Wilkins 也堪為先驅之一。2009 年推出首款耳機 P5,2015 年推出首款藍牙耳機 P5 Wireless。如今,他們不僅有耳罩式耳機,還有真無線藍牙耳機。這就讓消費者不僅可在家裡聽 B&W,出了門還能繼續聽 B&W。

今年四月剛發表,改進細節後外觀更精緻

今年 4 月最新發表的 Px7 S3 耳罩式藍牙耳機,是 Bowers & Wilkins 提供給消費者今年度時尚、精緻的耳機獻禮。Px7 S3 作為 Px7 S2e 的後繼機種,設計概念上延續過往,同樣繼承了來自旗艦款 Px8 相當的元素。然而 Px7 S3 卻帶來了一些細節上的更新,使得耳機更顯精緻。

不同於旗艦耳機 Px8 結合金屬與皮面所創造出來的奢華感,Px7 S3 應用布面紋理加上類金屬質感的塗裝,營造出較年輕、更具活力的時尚氣質。而耳罩本體也比前代更薄,頭戴曲度和支架絞鏈的重新設計,也使得耳機配戴起來與頭顱的服貼度更高,呈現出一種更輕盈的感受。在配色方面,Px7 S3 計有 Canvas White 帆布白、Anthracite Black 煙煤黑與 Indigo Blue 靛藍三種顏色,各自呈現出外放的、內斂的、神秘的時尚氣質。

納入柵狀開口的新設計元素

再觀察耳機的細節,會發現 Px7 S3 在耳罩外殼與耳罩襯墊的交會處,有一圈柵狀的開口。這是個新設計,Px7 S2e 上沒有這圈柵狀開口。去年推出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Pi6 上也有相同的柵狀設計,Pi8 也有類似的開孔,只是形狀不同。這幾年我們時不時會見到類似這種開孔設計的耳機,在耳機上增加這些通氣開孔,可能犧牲一點降噪效果,卻利於平衡耳機內部的氣壓,聲音聽起來也會更開放一些。我不知道 Px7 S3 這圈柵狀設計,是純粹裝飾或者兼有透氣孔的作用。拆下耳罩襯墊看,雖然這圈柵狀環是真有開口,但結構上又似乎會蓋住這些孔洞。唯在使用上,Px7 S3 確實聲音開放,空間開闊且延展輕鬆;在開啟主動降噪時,隔音效果還是很優秀。

40mm 生物纖維振膜動圈單體

Bowers & Wilkins Px7 S3 所使用的單體,是他們自家開發的 40mm 生物纖維動圈單體(bio cellulose)。生物纖維是以微生物菌群經培育產生的有機纖維,這種纖維的密度和硬度高且質量很輕,完全符合我們對耳機振膜的要求。十幾年前,就有廠商開始嘗試以生物纖維製作耳機振膜,現在技術更進步,Bowers & Wilkins Px7 S2e 也是使用生物纖維振膜單體,現在繼續沿用;不過,振膜幾何、音圈、磁鐵等都重新設計過,是新的單體並非舊酒裝新瓶。原廠還表示,在安裝振膜時,特別設有一個傾斜角度,這樣可以讓聲波更對準耳朵。論道聲音,Bowers & Wilkins 總不落人後。

藍牙傳輸可支援高音質,另可透過 USB 有線聆聽

Px7 S3 內建由自家聲學團隊精心調製的 DSP 與 DAC 耳擴。讓 Px7 S3 有三種音樂訊號傳輸方式,首先是透過藍牙傳輸。搭載藍牙規格 5.3 的高通晶片,除了支援基本 SBC、AAC 之外,也支援包含 aptX Adaptive、aptX Lossless、aptX HD、aptX Classic 等高解析音訊編碼技術。再來就是可利用 USB Type-C 端子連接電腦,傳輸數位音樂訊號,最高可支援 24bit/96kHz 的高解析規格。這個 USB 除了充電外,還可作為有線傳輸的路徑。其三則是透過 3.5mm 類比輸入,用家如果使用 DAP 或電腦,則可利用類比輸入聆聽。不過,Px7 S3 耳機上沒有 3.5mm 的類比輸入,而需透過隨附的 3.5mm 轉 USB type C 的接線使用。因此,即便是走 3.5mm,終究還需經過 ADC、DAC 與內建擴大機放大。

比前代多一倍的八組麥克風伺候,ANC 與通話品質更進步

行動聆聽上最實用的功能之一,便是 ANC 主動降噪功能。Px7 S3 的 ANC 主動降噪也比前代更進步。左右耳罩各配備了四組收音麥克風,加起來一共八組,比僅有四組麥克風的 Px7 S2e 多了一倍。這八組麥克風不僅用於拾取環境音,也用於通話。之前 Px7 S2e 的語音通話麥克風和環境音麥克風分開來,新款的 S3 則不分工。Px7 S3 也內建了新的 ADI Pure Voice 清晰語音技術,系統會分析麥克風所拾取的聲音資訊,辨別聲音類型,強化語音也濾除環境雜音,進而使得語音通話時,我方聲音更清楚。

充電 15 分鐘可續航 7 小時

Px7 S3 內建鋰電池的續航力,可支持 30 小時的使用,這數據與前一代相同,續航時數以今天的藍牙耳機看,並不算太長。不過,萬一沒電了也不用擔心。Px7 S3 支援快充,只要充電 15 分鐘,就能讓你再聽 7 小時。

自家 App 還有五頻段的 EQ 可調

當然,藍牙耳機還是要搭配專屬 App 使用。原廠提供自家 Bowers & Wilkins Music App,不管是 iOS 或 Android 設備的用家均可下載。透過 App 可以開關 ANC 功能,或開啟環境音模式(pass through)。五個頻段的 EQ 調整也很方便,用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出最適合的音色。不過,一副售價將近一萬五千元的藍牙耳機,主動降噪功能只能開或關,不能調整降噪程度,殊為可惜。

實體按鍵操作直覺

在實際操作與配戴上,Px7 S3 並沒有使用觸控面板,而是將所有功能都做成實體按鍵。每個人對操作的想法不同,觸控操作很有科技感,但實體按鍵的手感與回饋更明確,且不必記憶觸控手勢。我是老派的用家,我喜歡實體按鍵。主要控制按鍵都在右耳罩上,包括音量控制與操作播放、暫停、選曲、接聽電話等的多功能鍵。左耳罩則有開關和自設定按鍵。自設定按鍵有兩種功能可選,一個是環境控制(ANC 模式),一個是語音助手,需透過 App 來設定。這個按鍵佈局直覺且合理,使用也順手,很容易就習慣了。

配戴感受佳,戴一下午耳朵也不痛

至於耳機的配戴舒適度,Px7 S3 的耳罩襯墊柔軟且彈性很好,賦予耳罩很好的包覆性和貼合度。耳機內夾力道適中,配戴穩定且不至於壓迫。頭戴夠寬、內側襯墊的緩衝夠軟,適時地緩衝了頭頂壓力。我個人以為,Bowers & Wilkins Px7 S3 的配戴舒適度非常好。是的,是非常好。不僅內夾力道提供了高穩定度,而且襯墊的緩衝和包覆性更提供了舒適感。它的耳罩尺寸並不是很大,勢必會壓到耳廓,但就算戴著聽一下午,我也不覺得耳朵會痛;我還有戴眼鏡呢!當然,配戴感受很主觀,每個人的頭型與耐受性都不一樣,還是要親自試戴才好。

內建穿戴傳感器,取下耳機就暫停播放

如果在播放音樂的狀態下取下耳機,內建穿戴傳感器會讓音樂播放中止,重新戴回耳機就再次播放音樂。這個傳感器的敏感度還可以調整,也可以把這個功能關閉。如果你覺得傳感器太敏感了,身體晃動也造成音樂播放中斷,那就可以把敏感度降低,甚至關閉。要怎麼設定,端看個人使用體驗而論。

音質出眾,高音甜潤,中音溫暖,低音豐沛

論其聲音表現,Px7 S3 不愧出自 Bowers & Wilkins 之手,音質果然出眾。40mm 的單體,算是耳罩耳機的常見尺寸,並不特別大,卻能生成強悍、深沉、豐沛的低音。中高音乾淨、有解析,質地圓滑水潤並不生硬乾澀,帶一點點甜味,一點點溫暖,這是 Bowers & Wilkins 的調音本事,是屬於他們的聲音美學。音場展開夠開闊也夠自然,音像構圖夠清楚也能立體,有著明確且清晰的層次。

它的低音表現尤其讓人印象深刻,豐沛的低音量感,加上沉得下去的低音,值此同時,低音速度不慢不拖,也不會含糊不清。這樣的低音,絕對稱得上優秀。低音豐厚的耳機很多,但豐厚是一回事,低音也是需要有質感,也該有低音域細節解析的,低音也要講求反應速度的。很多強調 extra bass 的耳機並不能做到這些,但 Px7 S3 可以,而且還做得很好。

鼓聲、貝斯聽起來真夠猛!

它飽滿有厚度的低音,在播放嘻哈、節奏藍調、融合爵士,或強調節奏的流行樂、搖滾樂時,完全足以擄獲這類音樂愛好者的心。例如 Rihanna 的「Don’t Stop the Music」裡頭的電子鼓顆粒壯碩又龐大,強勁且有力。Yeat 的「The Bell」裡的飽滿鼓聲,把間隔拉長,「通」一聲下去之後還拖著一個尾巴,拉出一個想像的扭曲的空間維度。又如 Marcus Miller 在「Blast」一曲當中的電貝斯,如同子彈般彈射出來的音粒,配上飽滿壯碩的鼓聲,聽起來真是過癮。

富有解析的低音,有量還有質

不過,它的低音不是只是飽滿壯碩而已,還有細節可察。例如「The Double-Bass」這張發燒專輯為例,當中低音提琴拉奏時的琴弦振動聽起來真是叫人渾身酥麻。只見那厚實粗獷的琴音裡藏著好多聲音細節,包括擦弦質感與琴弦震動訊息都很完整。當中幾曲還有鋼琴伴奏,鋼琴彈到低音時,琴音保有顆粒感與和弦的豐富性。這些都說出了 Px7 S3 的訊息重現能力。

空間開闊,層次清楚,訊息描繪明確性高

聽 Fink 與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合作的「Fink Meets the RCO」專輯。Fink 如同吟詩般的唱腔,似歌唱又似吟詠,具有極微主義現代風格的音樂,以重複的短句旋律,配上疊加的聲部和穩定的節奏,塑造出龐大悠遠的音樂場景。Px7 S3 開闊的空間感,提供了這張專輯開闊的聽感,不教人感到音樂侷限、集中在兩耳之間的小範圍,倒像是親見一個開展出來舞台似的。不僅有畫面,且其畫面層次佈局之清楚,也讓人感到滿意。這些層次不僅是空間上的佈局,也有輕重強弱的層次,在主奏、主唱之外,還有許多伴奏的聲部,彼此堆加在一起構成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多重的聲響系統。透過 Px7 S3,我可以清楚捕捉到這些種種內容。

人聲清楚且厚實飽滿,下盤扎實讓音樂沉穩

聽電影原聲帶「一個巨星的誕生」,裡頭有 Lady Gaga 厚實的女聲,也有 Bradley Coopper 滄桑有勁的男聲。用 Px7 S3 來聽,可聽到飽滿的貝斯和鼓聲,這不在話下,吉他琴韻也漂亮,就上裡頭多首「Jack」的演唱,聽起來更有味道。Px7 S3 表現人聲時,自始維持著健康的厚度,同時還能兼顧嗓音與聲腔的細節。人聲並不特別突出,與伴奏保持著均衡的比例。Bowers & Wilkins 在耳機上的調音似乎與在喇叭上不太一樣。Px7 S3 有著顯著的厚實感和沉穩度,音樂聽起來很穩,下盤很扎實。

「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在主歌鋪陳時,Lady Gaga 的歌聲走在前面,貝斯、鋼琴的伴奏在後襯著,到了主歌反覆時,鼓組加入後,伴奏的聲響厚度增加,Lady Gaga 也有了更多情緒的施展。副歌裡的呼喚,加上句尾速度放慢後的轉音變化,好多層次,在 Px7 S3 上聽得明明白白。又如「Before I Cry」,在 Lady Gaga 的歌聲後面,是強悍的低音節奏支撐著,當她唱到高音處,激昂的情緒湧出,低音的節奏持續在下鋪墊著,並且展開弦樂旋律,更顯出情緒張力。好的音響系統可以帶你聽到音樂裡頭,好的耳機何嘗不是?

重現漂亮的提琴與鋼琴音色

在播放自然發聲的古典音樂時,Px7 S3 以一種扎實的質地、溫暖的音色、開放的空間感,讓聽音樂成為一種宜人的享受。以 Renaud Capucon 率領一干年輕音樂家演出莫札特的鋼琴四重奏為例,Px7 S3 溫暖綿厚的聲音,讓這室內樂的四件樂器聽起來格外具象且有形體。不管是鋼琴還是提琴,音色都漂亮極了。小提琴鮮活悠揚,大提琴厚重之中還帶著濃郁鼻音,鋼琴則顆粒清晰,高音明亮璀璨。至於這些樂器演奏時的自然聲響,提琴的擦弦質地,鋼琴的鍵擊質感等,都能自然且清晰地呈現出來。這就讓音樂聽起來很真、很直接、也很親切。哎呀,果然是 Bowers & Wilkins,聲音能真還能美。

畫面夠透明,聲部層次的理路清楚

就連播放大編制的管弦音樂,Px7 S3 所呈現出來開放的空間感,也能讓樂團演奏得到舒展。聽 Kent Nagano 指揮拉赫曼尼諾夫國際管弦樂團,Mikhail Pletnev 擔任鋼琴演奏,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樂團在 Kent Nagano 的指揮下,聲響細膩並燦放光彩,與鋼琴之間的平衡極好。弦樂聲部的鋪排、木管位置的坐落,俱都以清楚的層次鋪陳出來。有厚度的低音弦樂支撐著音樂的下盤,即便我只開著輕柔音量,這些訊息都夠完整,樂團的規模與場面也都撐得起來。鋼琴琴音光澤溫潤而明亮,Pletnev 彈奏這曲也是老經驗了,以一種從容而有貴氣的姿態表達著拉赫曼尼諾夫在其中所書寫的各樣情緒。這麼有氣質的「拉三」版本,在 Px7 S3 的播放下,因為聲部理路清晰,畫面透明的關係,聽來分外美好。

若讓它待在編輯部太久,錢會留不住

Bowers & Wilkins 現在的身份不僅是喇叭廠商,他們的耳機也越做越好。Px7 S3 的外型頗具現代都會洗鍊的時尚感,功能給得夠完整,規格給得夠漂亮,聲音表現更讓人聽了嘖嘖稱是。在它所處的 10,000~15,000 元的價位帶上,論外型,論聲音,又論品牌高度,Bowers & Wilkins Px7 S3 都是劍指王座的存在。這種耳機,千萬不能在編輯部待太久,否則口袋裡的錢會留不住啊!

器材規格

Bowers & Wilkins Px7 S3
型式:無線耳罩耳機
單體:40mm 生物纖維振膜動圈
藍牙:5.3
支援編碼: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aptX HD、aptX Classic、AAC、SBC
USB 音訊:最高 24bit/96kHz
麥克風:合計 8 個麥克風(單邊 4 個)
電池續航力:約 30 小時,快充 15 分鐘使用 7 小時
重量:300 公克
顏色:Canvas White 帆布白、Anthracite Black 煙煤黑、Indigo Blue 靛藍
售價:14,680 元

代理商:環球知音
網址:https://cosmoslingo.com.tw/
電話:02-2523-9767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