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Technica ATH-CC500BT2 軟骨傳導耳機

文/戴天楷圖/蔡承融2025/04/18
SHARE分享

自從蘋果宣布不再為手機配置類比耳機插孔之後,也間接宣告了藍牙耳機的時代正式來臨。現在哪個通勤者沒有藍牙耳機呢?一個人同時擁有好幾副藍牙耳機也不稀奇。

以我自己來講,我在幾個常用的外出電腦包裡,都放了真無線藍牙耳機,讓我通勤的時候可以配戴。另有兩副耳機供我運動時配戴,一副是真無線,一副是頸掛式。兩副耳罩式耳機是我認真聽音樂時使用的。一款開放式藍牙耳機則是我平常講電話、滑手機、看電腦時用的。這樣算下來,不僅耳機有好幾副,各種類型的藍牙耳機,我大概都有了。

喔,不。我說太快了。還有一種耳機我沒有,就是骨傳導耳機。說真的,過去使用的經驗實在不怎麼好。一來這種透過直接接觸頭部,藉由身體傳導聲波震動的耳機,聲音實在比不上以空氣傳導的任何耳機。不管是耳罩的還是入耳的,或是掛耳式的,聲音表現都要更好。

聽說鐵三角出了一款稱為「軟骨傳導」的耳機,號稱比傳統骨傳導耳機的使用經驗更好,只可惜我一直沒試用過。去年 12 月的音響展上,我在鐵三角 Audio-Technica 的展間,看到了他們新款的軟骨傳導耳機 ATH-CC500BT2,廣告文案以及產品經理的介紹,讓我萌生興趣。嗯,是時候增加經驗值了。

過了兩個月,連同其他幾款產品,鐵三角把 ATH-CC500BT2 寄了來。編輯會議上,我立刻認了這款,所以才有這篇試用報告。

不同於常見的骨傳導,這是人類第三聽覺傳導路徑—「軟骨傳導」

鐵三角稱 ATH-CC500BT2 的傳導方式是「軟骨傳導」,與常見的「骨傳導」不大一樣。只是它們都屬於「非空氣傳導的開放式耳機」,並且傳遞聲波的方式,都是讓單體直接接觸顱部,藉由振動來傳導聲波。

聲波傳導的路徑可透過空氣傳導,也可透過物質來傳導。前者是傳統音響和耳機發聲的原理,也就是透過推動空氣傳送聲波;不管是耳罩式的,還是入耳式的,又或者是耳掛式的,都屬於這類。後者用於耳機則主要是讓單體接觸頭部,透過顱骨來傳遞聲波振動,稱為骨傳導耳機。這類耳機的外型通常會做成繞頸設計,透過耳掛固定,再讓發聲單體緊貼頭部來發聲。

傳統上的骨傳導耳機是藉由顱骨振動來傳遞聲音,將聲波接傳至內耳的耳蝸,再由耳蝸把訊息傳給大腦。而鐵三角提出的「軟骨傳導」(cartilage conduction),其理論來自 2004 年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細井裕司教授的發現,是透過耳朵的軟骨組織來傳導聲音,聲波透過軟骨震動,振動空氣,進而振動鼓膜,使人聽見聲音。因此,在配戴的形制上,似乎鐵三角的軟骨傳導耳機就跟傳統上的骨傳導耳機並無二致,事實上,二者使人聽見聲音的路徑並不相同;這主要和所震動的顱部部位,以及人耳接收訊息的部位不同所致。

相較下來,軟骨傳導配戴夾力小,而且聲音更富立體感

那軟骨傳導和骨傳導相比,有什麼好處呢?我手上沒有可以比對的。但鐵三角原廠提出幾點說明可為參考,也說明了為何他們要在骨傳導之外,開發軟骨傳導耳機。首先是配戴的舒適感。傳統的骨傳導由於需要透過顱骨傳遞震動,夾力較大;但軟骨傳導耳機配戴時,僅需接觸軟骨的部分即可,配戴的壓力比較小;舒適度上更加分。其次,相對於傳統骨傳導耳機,軟骨傳導將左右聲道的音訊獨立傳送到左右耳內,在聲音立體感的呈現上會比骨傳導來得更好。

相隔兩年再推新款,單體性能再升級

鐵三角在 2022 年冬天,歡慶公司 60 週年之際,發表了世界首款非入耳式軟骨傳導耳機 ATH-CC500BT。兩年後的 2024 年冬天,鐵三角再推出新款的 ATH-CC500BT2,和老鐵們預約更好音質的開放式聆聽體驗。

ATH-CC500BT2 搭載新一代的振動驅動單體,比起前一代,不僅最大音量更高,音質也隨之提升。單體採用獨家 A.P.S.S. 聲學穩定機構(Acoustic Pure Sound Stabilizer),透過特殊的機械裝置,降低外部振動引發的噪音干擾音訊,並抑制播放低音時使人不適的振動感。

僅重 32 克,表面柔軟細緻觸感佳

僅僅 32 克的重量,夠輕,戴起來就沒負擔。在耳掛和繞頸部位,均採矽膠包覆,觸感細緻柔軟。繞頸那段的內部是一圈鈦金屬,取其輕盈、柔韌、彈性佳的優點,提高了整體配戴的舒適度。至於耳機的夾力會不會太強,感覺終究因人而異,頭大的人配戴起來可能感覺夾力大些,耳前軟骨的受壓耐受度每個人也不一樣。所以,到底要選 ATH-CC500BT2,還是同為開放式耳機卻採空氣傳導的 ATH-AC5TW,親身試戴才知道。

實體按鍵操作直覺

ATH-CC500BT2 採實體按鍵操作,位於左側耳後的部位,有三個按鍵,兩個有「+、-」符號的是音量按鈕,中央按鍵則是開關、播放、暫停、通話、藍牙配對、呼叫語音助理等多功能鍵。整體來說,這樣的按鍵配置簡單且直覺,操作手感也明確。按鍵後面有一個蓋板,裡頭是 USB type C 的充電輸入。ATH-CC500BT2 的電池續航力可達 20 小時,並支援快充。在沒電的狀態下,充電 10 分鐘,即可換得 2 小時的連續使用。萬一出門前發現沒電了,將它插上充電線,先去做點別的事,回頭電量就夠用了。

通話功能納入 AIVC 抑制噪音功能

它的麥克風位於同一側,就在音量鍵旁。且受惠於其中所搭載的 intelliGo 公司的「AI 雜訊抑制」(AIVC)技術,可以濾除環境噪音,保留發話者的語音。因此,如果你恰好身處嘈雜的街口、餐廳或車站,也不用擔心環境噪音會蓋掉你的語音。如果你在河濱運動,或是經過捷運站出口通道,通話往往會受到風切噪音的影響。有了 AIVC 的抑噪技術,風噪聲便不是問題。

IPX4 的防護等級,運動流汗,巧遇下雨,或遭水飛濺,都不用擔心。一般的生活情境,室內戶外皆宜。但對於軟骨傳導耳機的防護等級,難免有更高的期待,若哪天推出下一代,期待防護等級能更高。

Connect App 裡有等化器、BGM 模式、聲景功能等可選可玩

我自己也有兩副鐵三角的藍牙耳機,所以 Audio-Technica 的「Connect App」一直都在我的手機裡。ATH-CC500BT2 也可搭配 Connect App 使用,享受更多的功能。等化器有「原音」(original)、「清晰語音」(clear voice)、「動態」(dynamic)等三個檔位。當切入「原音」時,還可選擇「抑制漏音」功用,會稍微降低音量並衰減一些中高頻量感。至於「清晰語音」則會增強中高音量感,讓語音更清楚,聽 Podcast 時可以考慮。選擇「動態」則會增強低音和高音,不過也因為動態增強,振動感會比較強烈,舒適度會打折扣。此外,「清晰語音」和「動態」兩項等化器,還有三段強度可選;單是等化器就有好多可玩的。

除了等化器,App 裡還有 BGM 模式可選。在 BGM 之下,會把音訊模擬成背景音樂的形式,音量會變小,聲音聽起來感覺比較遠一點,但這又跟你直接把音量關小的聽感不太一樣,用家不妨試試看。鐵三角的 Connect App 還有聲景功能,這是他們使用自家麥克風錄製的各種噪音,如水聲、雨聲、瀑布聲、海浪聲等,在你需要提高專注力,或者要休息靜心時使用。此外,在設定選單裡,還有左右聲道平衡可調。鐵三角 Connect App 的功能繁多,不用真的可惜。

聲音以中頻見長,立體感與音場表現不俗

ATH-CC500BT2 的聲音清晰,且以中頻見長。高低兩端則可能受限於傳導方式,不如空氣傳導耳機來得明確,延伸也比較受限。但聽音樂最重要的就是中頻,ATH-CC500BT2 的中頻資訊量充足,播放歌曲時可以清楚交代人聲細節。雖沒有骨傳導耳機可比,但它的左右聲道分離度不俗,能呈現出我們經驗上的立體聲聽感。

搭配等化器聽歌,風味自己選

我在聽歌時,會傾向使用「原音」或「動態」的等化器。「原音」模式下的歌唱細節比較清楚,突顯人聲,歌手的形象比較立體;「動態」模式下則能強化節奏,讓鼓點聽起來更清楚,歌曲伴奏更為明亮。讀者若有機會試聽 ATH-CC500BT2,不妨試試這兩組等化器,風味不同,但都適合聽歌。

聲音有著鐵家暖中帶甜的家族 DNA

在播放樂器演奏的音樂時,ATH-CC500BT2 的聲音暖中帶甜,聽起來真有幾分我經驗裡鐵三角耳機的風味;在聽鋼琴時感覺尤其明顯。聽吉他時,音符顆粒鮮明,鏗鏘之中帶著溫潤質感。沒想到軟骨傳導耳機的聲音,也有鐵家的 DNA。

用假人頭錄音測試立體聲效果

軟骨傳導耳機的傳聲原理,如前所述,是透過耳朵的軟骨組織傳遞振動到鼓膜;某種程度上,其實跟我們一般聽空氣傳導耳機的路徑很雷同,只差前段是軟骨或空氣傳導而已。這確實讓 ATH-CC500BT2 的立體聲與分離度很明確,如果聽假人頭錄製 binaural 錄音時,那種虛擬真實環境聽感的效果同樣明顯。

兩項弱點,如果對你不是問題,那它太好用了

有沒有缺點?還是有的。在聲音表現方面,軟骨傳導耳機終究不如空氣傳導耳機來的全面,不管是細節、音色、頻寬、質地等方面的表現,空氣傳導還是勝過軟骨傳導。再一點,低頻的振幅大,耳機單體震動感比較明顯,遇到低音比較多的音樂時,能不能克服那些振動感,是用家自己的課題。

但確實有的人無法接受配戴入耳式耳機,總覺得有異物感;配戴耳罩耳機又覺得悶熱沉重;半入耳式耳機的配戴安定性不足,戴著總怕會脫落。這時,ATH-CC500BT2 這種軟骨傳導耳機就是一個好選擇。加之以開放式設計,讓你輕鬆掌握周遭情況。耳掛設計的配戴穩定性高,即便激烈運動也不怕。

開放式耳機的體驗,從它開始

你可能已經有了藍牙耳機,且跟我一樣擁有不只一副。但你有開放式耳機嗎?開放式耳機日常配戴是真的方便,而且很舒服,就算吃東西也不必取下來,通話也沒有悶聲感,工作、家務、運動、散步都適合。鐵三角 ATH-CC500BT2 清潔也很方便,紙巾擦一擦就乾淨了。你也想試試看嗎?

器材規格

Audio-Technica ATH-CC500BT2
型式:藍牙無線軟骨傳導耳機
通訊方式:藍牙 5.3
通訊距離:最大 10m
支援編碼:LC3、AAC、SBC
輸出感度:100dB/mW
充電時間:約 2 小時(依據使用條件而異)
電池續航力:連續播放最長約 20 小時;連續通話時間 10 小時
通話麥克風型式:MEMS
防塵防水等級:IPX4
重量:32g
附件:USB 充電線、攜存袋
售價:5,800 元(期間限定優惠 4,900 元,2025/ 7/ 14 截止)
品牌商:Audio-Technica 鐵三角
網址:https://www.audio-technica.com.tw/

廣  告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