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級桌面聆聽系統-Audio-Technica AT-DAC100/AT-BHA100

文/郭漢丞圖/鐵三角原廠提供2020/12/18
SHARE分享

擁有頂級耳機就夠了嗎?這是第一步,您還需要優質 DAC 與耳擴,解封頂級耳機的實力。Audio-Technica 鐵三角新推出的 AT-DAC100 與 AT-BHA100,以最新的 DAC 晶片加上真空管放大線路,釋放任何耳機的最佳實力,從此不再懷疑是不是沒有把耳機推好,而且,這套 Audio-Technica 桌面聆聽系統組合聲音不僅好,價格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超值,堪稱同價位 DAC 與耳擴的「殺手級產品」。

五萬多元搞定桌面聆聽系統

怎麼說這兩部機器是「殺手級產品」?因為價格太吸引人了!不說別的,光是真空管耳擴,AT-BHA100 參考售價 33,900 元,加上配套的 AT-DAC100 售價 23,900 元,等於五萬多元就搞定,不管日後買了多難推的耳機,這套 DAC 加耳擴的組合,都能陪您度過愉快的音樂時光,用合理的售價直攻 Audio-Technica 頂尖桌面聆聽系統,怎麼不吸引人呢?

當我收到 AT-DAC100 與 AT-BHA100 的時候,因為 Audio-Technica 順道送來搭配試聽的耳機,包括 ATH-AWKT 與 ATH-ADX5000,四樣產品裝滿一大箱,編輯部同仁一起拆箱,精緻的包裝讓人看得目不暇給,而搭配的 ATH-AWKT 與 ATH-ADX5000 身價不凡,都是 5~10 萬元等級的 Hi End 耳罩式耳機,所以我直覺認為 AT-DAC100 與 AT-BHA100,應該也屬於 Hi End 等級的產品線。

等到我試聽到一個段落,準備要寫稿,問了主編蔡承融,這才知道原來兩部機器加起來還比一支耳機便宜,當場驚呼這價格太划算了,我猜這是 Audio-Technica 刻意安排的搭配,用最頂尖的耳機來試聽,完全釋放耳機的潛力,也能深刻感受到 AT-DAC100 與 AT-BHA100 的超值之處。

黝黑的機箱外觀低調

在編輯部把 AT-DAC100 與 AT-BHA100 架設在辦公桌面上,與 ATH-AWKT、ATH-ADX5000 擺在一起,耳機看起來明顯相當高級、相當 Hi End:ATH-AWKT 是密閉式耳機,耳罩是黑檀木,做工相當精緻,看起來既沈穩又有權威感,而 ATH-ADX5000 是開放式耳罩,黑色與銀色的搭配,加上大口徑的金屬網罩,增添外觀的科技感,相較之下,AT-DAC100 與 AT-BHA100 黝黑的機箱,還有偏小的體型,看起來就沒有 Hi End 耳機那麼氣派,可是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黑盒子,裡面可藏著滿滿好料。

看來 Audio-Technica 這次打算席捲高階桌面聆聽系統市場了,AT-DAC100 與 AT-BHA100 雖然體型小巧,可是功能齊備。以 AT-DAC100 來說,PCM 與 DSD 通吃,PCM 最高 32 bit/768 kHz,DSD 最高到 DSD 512,都是目前推到頂尖的最高規格,而 AT-BHA100 耳擴,則是加上了真空管放大線路,且輸出端子完整,不僅 6.3 mm 與平衡端子都有,還加上了最新的 4.4 mm 平衡端子。

五萬多元追上目前最高的數位解碼規格,加上完整的耳機端子對應,擁有 AT-DAC100 與 AT-BHA100,至少十年以上不會落伍跟不上時代。

廣  告

對應到 768 kHz PCM 與 11.2 MHz DSD

再仔細看 Audio-Technica 準備的好料,先講 AT-DAC100,數類轉換晶片採用日本旭化成 AK4452,專為兩聲道使用,具備超低失真特性,所以 AT-DAC100 才能對應到 768 kHz PCM 與 11.2 MHz DSD,不過 DAC 晶片花錢就買得到,並不算特別稀奇,重點在後端類比放大的音色。

Audio-Technica 早就計畫拿 AT-DAC100 來搭配真空管放大的 AT-BHA100,所以 AT-DAC100 的類比放大線路,就針對真空管耳擴來調音,Audio-Technica 可是有「設計」希望您一套西裝買齊,不過如果您已經有其他真空管耳擴,那麼單獨買 AT-DAC100 也不錯。

精選 Nichicon、 WIMA 進補

在類比放大部分,AT-DAC100 採用 OP Amp 放大,另外電源供應部分,加上了 Analog Device 的電源供應晶片,強化供電穩定度。濾波電容部分另有講究,採用混搭設計,為了強化低頻表現,選用日本 Nichicon 電容,並且加入德國 WIMA 進補。這些都是 Hi End 音響愛用的電容元件,性能都很好,而混搭的設計,可以想見 Audio-Technica 設計部門花了很多時間試聽搭配,才找出這樣的組合。

最後我要講 AT-DAC100 的數位輸入端子,除了標準的 S/PDIF 光纖與同軸之外,USB 當然是必要配備,但 AT-DAC100 不僅有 USB Type-B,還多了 USB Type-C。本來我以為這個 USB Type-C 是為了對應新的筆記型電腦規格,可是轉念一想:難道是為了手機嗎?拿出主編林治宇的 Samsung 手機,Android 系統一接就通,直接從上面聽 Tidal 高解析母帶,Bravo!用 AT-DAC100 連接手機聽 Hi-Res 音樂,真是方便又爽快。iPhone 連接, 則需 USB 數位訊號線搭配由 Apple 授權的相機轉接頭,就可順利連接。

管晶混血放大線路

簡單介紹 AT-DAC100 之後,我們來看看 AT-BHA100,這部耳擴最大的賣點,就是真空管放大。其實真空管與晶體放大之爭,已經是延續多年的老話題,不過 AT-BHA100 表面上是真空管放大,但同時加入晶體放大,用四只 ECC83 真空管,搭配四個功率晶體,構成管晶混血線路,雖然不能切換兩種放大,但實際上 AT-BHA100 是把真空管與晶體混搭使用,取兩者的優點合而為一,真是魚與熊掌得兼的高明設計啊!

在濾波電容部分,AT-BHA100 的混搭也和 AT-DAC100 相同,採用日本 Nichicon 與德國 Wima,另外加上了日本神榮(Shinyei)薄膜電容,這些元件都是常見的優選,不過我常說,材料大家都買得到,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如何設計與搭配,就像米其林名廚,材料好可以端出好菜,即便材料不好,也能配得美味,Audio-Technica 精選諸多優秀元件,可是挑選 AT-BHA100 的關鍵,還是設計與聲音。

愉快輕鬆的試聽過程

試聽 AT-DAC100 與 AT-BHA100 的過程輕鬆又愉快,使用 Andriod 手機來聽 Tidal,則是很新鮮的體驗,這樣就不需要接電腦了,直接用手機就能享受 Hi-Res。Audio-Technica 準備的兩款耳機:ATH-AWKT 與 ATH-ADX5000,一密閉一開放,各有千秋,一起搭配試聽更有樂趣,像這麼愉快又不用擔心搭配的試聽過程,可不是天天遇得到的。

不管是 AT-DAC100 或 AT-BHA100,使用起來都相當直覺。以耳擴 AT-BHA100 來說,右邊兩個旋鈕,一個是切換開關,看您要讓哪一個耳機輸出發聲,另一個則是音量控制,左邊三個按鍵,最左邊是電源開關;向右是輸入切換,AT-BHA100 有平衡與非平衡兩個輸入,所以按鍵壓下去是平衡輸入,再按一下切換非平衡;右邊的按鍵是 4.4 mm 與 6.3 mm 輸出的切換,代表這兩組輸出不能同時使用。

使用操作直覺又簡單

AT-DAC100 也很簡單,機箱右邊是數位輸入切換開關,包括光纖、同軸與 USB,看您要聽哪一組輸入,正確對應檔位就好,AT-DAC100 會立刻鎖定數位音訊,但要注意 USB 僅有一個檔位,代表 USB-A 與 USB-C 只能擇一使用,無法同時工作。假如您連線正常,但切換到對應的輸入檔位,但 AT-DAC100 沒有任何燈號亮起,代表 AT-DAC100 沒有鎖定數位訊源,要檢查是不是訊源不相容,像我用 USB-C 對 Lightning 線材連接 iPhone 時,就不會顯示任何燈號,代表沒有連線成功,需搭配 USB 數位訊號線搭配由 Apple 授權的相機轉接頭,才能認得 iPhone,但是 Android 手機馬上就有 PCM 的燈號顯示,代表 AT-DAC100 已經鎖定手機的數位訊號了。

中間一排燈號顯示 AT-DAC100 對應的解碼格式,綠色燈代表 PCM,右邊黃色燈代表 DSD,之所以需要這麼多小燈號,是要讓您知道 AT-DAC100 目前的工作狀態,是不是符合您輸出的音樂訊號。譬如您從電腦輸出 DSD 數位訊號,但是 AT-DAC100 的面板顯示 352.8 kHz,變成 PCM 訊號,並不是 AT-DAC100 無法解 DSD,而可能是您從播放軟體輸出的訊號設定,預設轉 PCM 輸出,如果要讓 AT-DAC100 正確認得 DSD,可以選擇 DoP 輸出,這樣 AT-DAC100 的 DSD 燈號就會亮起來,代表正確對應 DSD 解碼。

可以站立擺放

雖然 AT-DAC100 與 AT-BHA100 的機箱尺寸不大,可是擺在桌面上聆聽,還是滿佔空間的,所以 Audio-Technica 還提供立架,讓機器站起來,就可大幅減少底面積佔據桌面空間,而且讓兩部機器站起來,也可幫助 AT-BHA100 的真空管散熱。AT-DAC100 的機箱深度比 AT-BHA100 淺,平放時應該每個人都會把 AT-DAC100 擺在 AT-BHA100 上面,這樣會稍微蓋住 AT-BHA100 的散熱孔,我也用這樣的擺法聽了幾天,機箱溫度還好,應該不會有問題,畢竟 ECC83 只是訊號管,熱度不高。

有趣的是,AT-BHA100 是具備平衡連接與輸出的耳擴,但是 AT-DAC100 卻沒有平衡輸出,僅有非平衡,而且,照理來說如果兩部機器共用機箱,應該可以降低成本,但這兩部機器卻是不同尺寸,我想,應該是 DAC 與耳擴分屬兩個設計團隊,各自獨立設計,而 AT-DAC100 的數位輸入端子太長,很難同時容納平衡與非平衡端子,於是就犧牲比較佔空間的平衡端子,僅有 RCA 輸出,而 AT-BHA100 的輸入/輸出端子較少,所以可以同時容納平衡與非平衡,結果就變成配對的 DAC 與耳擴,只能用 RCA 連線了。

搭配高階耳機一聽就驚艷

因為搭配 Audio-Technica 高階耳機,所以 AT-DAC100 與 AT-BHA100 一開嗓就令人驚艷。我用手機連接 Tidal,聽 John Mayer 「Where The Light Is」現場演唱會的「Slow Dance in a Burning Room」,Tidal 提供的音樂格式是 48 kHz PCM,交替用 ATH-AWKT 與 ATH-ADX5000 來聽,當下覺得當音響評論員真是幸福,可以同時享受這兩款 Audio-Technica 頂尖耳機。

聽現場演唱會,開放式的 ATH-ADX5000 音場更為寬闊,音色更顯爽朗有勁,換上 ATH-AWKT 密閉式耳機,音色變更更濃郁,低頻量感更好,不過空間感也收縮一些,現場演唱會的鮮活感略遜於 ATH-ADX5000,但是 ATH-AWKT 有自己的味道,聲音也很棒,而 AT-DAC100 與 AT-BHA100 把這兩款耳機,輕鬆地推出低頻的力道,而且清楚地把兩款耳機的個性呈現,密閉式的 ATH-AWKT 音色較濃、較厚實,而 ATH-ADX5000 則較為開放、更顯通透。

密閉與開放耳機各有千秋

要問我哪一款耳機比較好?我沒辦法回答,因為 AT-DAC100 與 AT-BHA100 把兩款耳機都推得很好,用密閉式的 ATH-AWKT 來聽,感覺像是舞台後面的錄音監控台,在演唱會進行期間,盡力要聽見每一項樂器與主唱之間的音量平衡,所以每一項樂器的距離感覺比較近,顆粒比較大,而換上 ATH-ADX5000,就像是站在搖滾區享受的聽眾,舞台顯得開闊鮮活,音場感覺更放得開,主唱與樂器的形體都拉開了。

John Mayer 漂亮的 Fender Stratcaster 音色,Clean Tone 加上一些 Boost,聲音更飽滿,進了 Solo,Over Drive 要破不破的音色,把吉他音符顆粒撐得更為飽滿,把現場演唱會的情緒帶向高潮,收尾的時候精彩的電吉他尾奏,電貝斯沒放過機會,在電吉他 Solo 底下襯著,真是精彩的現場演出。

聽得太 High 了,跟著下一首「Georgia」繼續唱,換上木吉他,用 AT-DAC100 與 AT-BHA100 搭配 ATH-ADX5000,木吉他撥奏和弦的音色清脆爽快,John Mayer 右手指法的變化快又繁複,但音樂聽起來就是那麼輕快,AT-DAC100 不光解析度好,音樂細節豐富,加上 AT-BHA100 精確的驅動耳機,可以聽見右手或是拍打、或是勾弦的技巧,電貝斯在底下走著 Walkig Bass,等電吉他加入的時候,悶音的和弦與木吉他明亮的刷奏和弦,互為對比。在 AT-DAC100 與 AT-BHA100,可以輕輕鬆鬆掌握音樂會現場的所有細節與層次。

廣  告

彷彿回到 1962 年音樂會現場

來張爵士專輯,聽 「Ella: The Lost Berlin Tape」,Tidal 的資訊顯示,這是 2020 年的 Remaster,而且從專輯名稱來看,這是失落多年的新發行。1960 年 Ella Fitzgerald 首度在柏林登場演唱,發行了「Ella in Berlin: Make the Knife」,兩年之後,Ella 再度造訪柏林,但 1962 年的現場一直沒有發行,直到最近才由 Verve 把壓箱寶拿出來混音製作,並找來鼓手 Gregg Field 協助製作,第一軌「Cheek to Cheek」就讓人驚艷不已,我有「Make the Knife」的黑膠,但是錄音的鮮活程度與乾淨程度,完全比不上「Ella: The Lost Berlin Tape」。

是因為 AT-DAC100 與 AT-BHA100 把兩款耳機推得太好,所以我認為「The Lost Berlin Tape」錄音遠勝過「Make The Knife」嗎?有可能,但是有一點我很確定,2020 年發行的嶄新錄音,Tidal 傳來的是 96 kHz 的音樂格式,錄音底噪極低,音色乾淨,而且真的有如臨現場的感覺。和前一張現場音樂會錄音相同,用 ATH-AWKT 來聽,音場比較近,音色比較濃,而 ATH-ADX5000 的現場感比較鮮活,不過,兩者都能聽得出「The Lost Berlin Tape」錄音的精彩之處,1962 年的 Ella Fitzgeral 時年 44 歲,嗓音正在最高峰的時候,現場演唱的情緒掌控真漂亮。

兼顧真空管的厚度與晶體的通透乾淨

換到古典,聽巴倫波因在 2020 年最新錄製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月光」,第一樂章從鋼琴低吟開始,AT-DAC100 與 AT-BHA100 用寧靜的音樂背景,襯托鋼琴的顆粒感,左手和弦長按,右手走著彷彿在訴說什麼的音符,高低兩端的聲音層次清晰通透。

在與 AT-DAC100 與 AT-BHA100 相處的這段時間,音樂聽得越多,越是感覺這是一套相當中性的桌面聆聽組合,可是,AT-BHA100 明明是真空管耳擴,怎麼聽起來真空管為什麼能讓電氣噪訊那麼低?我推想 AT-BHA100 的管晶混血,應該是晶體放大之後,再過 ECC83 真空管,而且真空管放大的倍率極低,甚至只是當緩衝區來用,讓 AT-BHA100 的音色增添厚度,最後融合出既清晰通透又有厚實感的音樂質感。

忍不住想催大音量

我最後要拿 2020 年新發行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做結尾,這是穆特、馬友友與巴倫波因 2019 年在柏林愛樂廳的現場演出,聽輕快的第三樂章,馬友友的大提琴開場,拉奏愉快的旋律,隨後穆特的小提琴反覆一次,幾個小節後跳到鋼琴,然後三樣獨奏樂器昂揚地揮灑交織,樂團一起相互輝映。

AT-DAC100 與 AT-BHA100 乾淨通透的中性聲底,把大提琴、小提琴、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層次,清晰地演繹出來,用 ATH-ADX5000 來聽的時候,我還有種聽靜電耳機的錯覺,音色真乾淨啊,而換用 ATH-AWKT 來聽,音色更為濃郁,更顯厚實,讓人不禁想要催大音量,享受管弦樂團包圍環繞的感覺。

以聲論價,AT-DAC100 與 AT-BHA100 可說是目前我試過最為超值的 DAC 與耳擴組合,不論是規格或功能,都追上目前最高規格,我搭配著 Audio-Technica 兩款高階耳機來試聽,輕輕鬆鬆驅動,一點也不費力,把耳機治得服服貼貼,完全不用去擔心耳機與耳擴的匹配,而 AT-BHA100 即便是管晶混血耳擴,卻有著極為乾淨的聲底,與優秀的音樂細節再生能力,那 4 只 ECC83 在桌面點亮的時候,從 AT-BHA100 透出微微昏黃的燈絲光澤,彷彿聽什麼音樂都感覺更溫暖了。

要留?不留?天人交戰

真是一次愉快的試聽,但終究還是要把 AT-DAC100 與 AT-BHA100 還給 Audio-Technica,打包的時候,我問耳機主編蔡承融:「我們要不要買一套?」真是天人交戰啊!您就知道我有多喜歡 AT-DAC100 與 AT-BHA100 了!

產品資訊

Audio-Technica AT-DAC100 D/A 轉換器
定價:23,900 元
網址:商品資訊請點我

Audio-Technica AT-BHA100 平衡連接耳機擴大機
定價:33,900 元
網址:商品資訊請點我

品牌商:台灣鐵三角
電話:0800-774488
網址:www.audio-technica.com.tw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