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數位強者-iFi Pro iDSD DAC

文/董鴻鈞圖/郭振榮2019/05/07
SHARE分享

U-Headphone 先前介紹 iFi 旗艦級耳擴Pro iCan,各類平衡式與非平衡式端子豐富,規格強悍,頗能深得耳機玩家的心。然而,有了實力如此堅強的耳擴,豈能無實力堅強的 DAC 與之匹配?不用擔心,iFi 在 Pro 系列之下也推出了旗艦級 DAC:iFi Pro iDSD,功能之豐富,用料之扎實,其可玩性完全不輸 Pro iCan。

不只 USB,DLNA、Airplay 皆可支援

Pro iDSD 可不是一台普通的 DAC,將其從箱子拿出,背板上各式數位輸入端子只能用琳瑯滿目形容,令人驚豔。除了一般常見的 USB Type B、S/PDIF 同軸、AES/EBU 平衡式數位輸入端子之外,還具備 DLNA/UPnP 網路串流播放功能,有線、Wi-Fi 皆可支援。若不想買 NAS,Pro iCan 背板上還具有 USB Type A 以及 Micro SD 記憶卡(FAT32)插孔,只要把檔案存到 Micro SD 記憶卡、USB 隨身碟或是隨身硬碟,安插在 Pro iDSD 上,在從手機上下載第三方 DLNA 播放 APP(iFi 在說明書中推薦使用的 APP 為「Muzo Player」),就可以播放音樂。

iFi Pro iDSD 除了可以透過 USB Type B 3.0 端子接收來自電腦的數位音檔,也支援 DLNA、Airplay 等播放方式。

如果手邊連 USB 隨身碟、記憶卡都沒有?沒關係,Pro iDSD 還具備更方便的 Airplay 無線播放功能,只要您使用 iPhone 或是 iPad,而 Pro iDSD 又有接上網路,就可以直接播放 iPhone、iPad 中的音樂了。

8 通道 DAC 架構,搭配多種數位濾波與升頻功能

貴為 iFi 旗下最頂級的數位訊源器材, Pro iDSD 可不是只用了一枚 DAC 晶片就交差了事了。Pro iDSD 內的 USB 接收晶片採用 XMOS 專為音響器材推出的「xCORE-200」系列晶片,可以確保數位音訊「一字不漏、一字不改」地傳送至 Pro iDSD 數位電路內。DAC 電路則採用 Burr-Brown 生產的 DSD1793 晶片,左右聲道各用上 2 枚,透過特製的路徑設定,讓各聲道具備 8 個通道處理動差訊號。

另外,本機的數位電路還用上了一枚 Xilinx Spartan-6 FPGA 晶片,原廠在官方說明文件中表示,這個 FPGA 晶片主掌 DSP 功能,與 XMOS xCORE-200 相輔相成,內部搭載了「Crysopeia FPGA」,除提供「Bitperfect」、「Bitperfect+」、「Gibbs Transient Optimisd」、「Apodising」、「Transient Aligned」5 種數位濾波器,也提供了「DSD Remaster」升頻功能,任何音訊進入 Pro 皆可提升至 DSD512 或是 DSD1024 格式。

Pro iDSD 內的 USB 接收晶片採用 XMOS 專為音響器材推出的「xCORE-200」系列晶片,左右聲道各用上 2 枚 Burr-Brown 生產的 DSD1793,另外透過 Xilinx Spartan-6 FPGA 主掌數位濾波與升頻功能。

根據說明書內的解釋,「BitPerfect」模式下並無使用任何數位濾波器,而「BitPerfect+」模式也沒有使用任何數位濾波器,不過在高頻滾降的地方以 Sinc 函數作為校正。這兩個數位濾波模式在「DSD Remaster」功能關閉的狀況下,音檔是不會經過任何升頻處理,保有原始的取樣率規格。至於「Gibb Trasient Optimised」、「Apodising」、「Transient Aligned」三種數位濾波器,其濾波範圍由前至後依序遞增(32 taps、128 taps、16,384 taps),在「DSD Remaster」功能關閉的狀況下,會把任何音檔轉換成 705.6/768kHz 的 PCM 音檔再進行數類轉換。

至於在數位電路中極為重要的時脈控制電路,承襲 Hi-End 姐妹廠牌旗艦級 DAC AMR DP-777 DAC 中的電路設計,採用 iFi 自行設計的「Global Master Timing」飛秒等級時脈控制晶片。任何輸入 Pro iDSD 中的數位訊號,都會先儲存在緩衝記憶體中,然後在這個「Global Master Timing」晶片的控制之下,傳送到 XMOS xCORE-200 或 FPGA 晶片處理,讓 jitter 盡可能降到最低。此外,這個晶片也可以當作系統的主時鐘,透過背板上的 BNC 輸出端子,輸出 10M 或 DARS 時鐘訊號。如果想要更精準的時脈電路,Pro iDSD 上的 BNC 數位端子還可以設定成外接時鐘同步模式,接收原子震盪時鐘、10M、DARS 等時鐘訊號。

管晶合璧,一次滿足

Pro iDSD 不僅提供多元的數位輸入方式,在類比電路上更提供了多元的運作方式的運作方式。類比音訊在離開 DAC 電路之後,會進入離散元件堆砌而成的三階類比濾波電路過濾掉自 DAC 電路輸出的高頻雜訊。在前級電路上,Pro iDSD 採純類比音控的設計,使用大名鼎鼎的 Alps 100KBx6 六軌式音量控制器,其中兩軌電路負責左聲道的正負極訊號,另外兩軌電路處理右聲道的正負極訊號,藉此讓 Pro iDSD 不論在任何音量下,都可以傳達平衡、低失真的聲音表現。

本機的類比輸入級與 Pro iCan 一樣,可以切換成電晶體模式與真空管模式。電晶體輸入級電路搭載 J-FET 電晶體,以純 A 類方式運作,真空管輸入級電路則在左右聲道上各使用一支通用電子 GE5670 真空管,若要管味再重一點,Pro iDSD 還有「Tube+」模式,藉由降低負回授模式,增加真空管的音染。若您在晶、膽之間猶豫不決,不用擔心,Pro iDSD 依舊可以一次滿足您!

類比電路的輸入級可以切換成「電晶體」、「Tube」、「Tube +」三種模式,其中「電晶體」以 J-FET 晶體運作,「Tube」與「Tube+」則透過 GE5670 真空管運作。

前級、耳擴、純 DAC 皆可勝任

功率級同樣也採 A 類的運作方式,以 MOSFET 晶體做為緩衝,雙極性電晶體做為功率放大。至於類比輸出端子則包含一組 XLR 平衡式輸出與 RCA 非平衡式,共提供「Hi-Fi Var」、「Hi-Fi Fixed」、「Pro Var」、「Pro Fixed」四種輸出方式,其中「Var」與「Fixed」的差別在於輸出前級訊號與電平訊號,而「Hi-Fi Fixed」的 XLR 平衡式輸出電壓為 4.6V,適合搭配一般音響器材,而「Pro Fixed」的 XLR 平衡式輸出電壓可高達 11.2V,適合搭配專業器材或是對於推力較為要求的 Hi-End 器材使用。

買了 Pro iDSD,是否必須另外購買耳擴,才能讓耳機發聲?答案是不用!iFi 在這邊又大展佛心,在 Pro iDSD 的面板上設置了一個 6.3mm 單端式耳擴端子、一個 3.5mm 單端式耳擴端子以及一個 2.5mm 平衡式耳擴端子,另外耳擴輸出增益還具備「0dB、9dB、18dB」三段式調整,以適應不同阻抗、效率的耳機。如果您的耳機皆為耳道式耳機,或是對推力沒有特別要求的耳罩式耳機,我想單用 Pro iDSD 推動即綽綽有餘。在目前市場相同價位的產品中,想要找到一台像 Pro iDSD 一樣,可以做為 USB DAC,又能當作 DLNA 串流播放器、兼備晶體與真空管兩種驅動方式、又雙聲道/耳擴兩用的器材,真的相當不容易。

Pro iDSD 與 Pro iCan 一樣,採用 iFi 特製的「iPower Plus」外接電源,內部還搭載 ifi 特製的電容進行濾波。

耳擴驅力依舊不俗

試聽時我先以 Sennheiser HD 800S 接至 Pro iDSD 聆聽。Pro iDSD 雖然僅有一個 2.5mm 端子式平衡式輸出,而 6.3mm 與 3.5mm 耳擴端子皆屬於單端式端子,但是在推動高階耳罩耳機時,依舊展現令人滿意的推力。以 Sennheiser HD 800S 聆聽,如果將 iFi Pro iDSD 的增益設在 0 dB 時,即使音量開到最大聲,音量還是顯得有點弱,不過將增益調至 16dB 之後,還沒有將音量轉至 9 點鐘的方向,就以經能感受到厚實的低音以及威猛的能量。不過在多方嘗試之後,我發現增益 6 dB 下推動 HD 800S 的聲音,兼具能量與柔軟度。在此增益以及電晶體輸出模式下推動下,Sennheiser HD 800S 可以推動出兼具音樂性與音響性的聲音。

在電晶體模式下播放 Eva Cassidy 在《Live At Blues Alley》中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透過 Sennheiser HD 800S,可以感受出來 iFi Pro iDSD 有著中性的音色,除了能將 Eva Cassidy 明亮高亢的聲線以及清晰的唇齒細節,還有鈸打擊時散發而出的光亮聲響以極高的解析力,樂曲中表現吃重的鼓聲節奏,更能呈現出 iFi Pro iDSD 拳拳到肉的驅動力。

在電晶體模式下聆聽已經如此精彩,若將驅動模式轉換到「tube +」,Sennheiser HD 800S 更是另外一種迷人的風情。不同於電晶體模式的乾淨、爽朗,「tube +」讓 Senheiser HD 800S 呈現出另一種油畫般的細膩色調。像是樂曲一開始淡淡彈出的吉他前奏,經過真空管的潤色,更為柔軟,就彷彿麻糬經過烤炙一般,更為香甜、柔軟。同樣地,Eva Cassidy 唱出的旋律聲線,比電晶體推動時更為活靈活現,咬字吐氣之間,更為濕潤,更具熱度,至 4 分秒 52 秒以假音唱出「ease your mind」時,那幽微的氣息變化,更可以打動人心。至於真空管詮釋的鼓聲節奏,不僅保有先前的衝擊力度,更多了厚實的肉感,聽感更為舒適。

管韻在細節間增添深情

播放小提琴、鋼琴雙重奏演奏專輯《My Armenia》中,由哈察都量所作的《Krunk》,更可以感受到 iFi Pro iDSD 細節清晰豐富,同時音色順暢溫暖的特色。以電晶體模式、11 點鐘方向的音量推動 Sennheiser HD 800S,在開場的鋼琴演奏中,可以感受到低音琴鍵具有權威的形象,琴弦的波動還有隨之透出的琴身共鳴,讓人可以立刻想像出平台鋼琴的長度,隨後的高音琴鍵聲,輕柔且充滿光澤,猶如滾珠一般自耳機中傾瀉而出,不難想見鋼琴演奏家左右手在黑白琴鍵上來回游移,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的形象躍然浮現於腦海中。

小提琴則是相當考驗 DAC 重現能力的樂器,很多 DAC 能夠很輕易的呈現出小提琴拉奏時千變萬化的聲音紋理,但是往往卻切情感與舒適的聽感,不過透過 iFi Pro iDSD 在真空管模式下還原,低音琴弦有著如同男中音歌聲般厚實、溫暖的聲線,而高音琴弦的高把位拉奏更具有凝聚、滑順的線條還有高貴的色澤,而手指抖動形成的顫音,還有運功的方向變化,透過 Sennheiser HD 800S 優異的還原能力,都可以輕易地從些微的音色變化中想像而出。

我在聆聽這首樂曲時,也順便測試了 iFi Pro iDSD 升頻功能。隨著升頻率提高,鋼琴、小提琴原本略帶鬆軟的形象,變得更為凝聚、清晰,卻不會造成生硬、冷刺的聽感,彷彿眼鏡經過洗滌、擦拭一般,邊緣清晰度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升頻也可以加強音場的透視感,譬如樂段中小提琴與鋼琴的演奏聲,就明顯與演奏著衣服的摩擦聲與呼吸聲拉出適度的遠近距離,讓樂音更為突顯。

用在雙聲道系統上,更能發揮空間與動態的重現能力

由於 Pro iDSD 可以調整輸出模式與不同的系統搭配使用,我於是將其調整成「Hi-Fi(Fixed)」模式,設定成純 DAC 使用,透過 XLR 訊號線連接至 Linear Acoustic LAV60 II 綜擴,推動 Dynaudio Contour 60。以電晶體模式下播放 Evelyn Huber 豎琴演奏專輯《Inspire》中的〈Abendsonne 〉。透過這套系統搭配,如同精靈飛舞般的金屬風鈴聲、滾動不絕的大提琴分解和弦拉奏、涓涓細流般的豎琴拂絃、清脆響亮的竹筒敲擊樂器,在喇叭後方廣闊的區域中浮現而出,就好像山中景緻,在清晰的空氣中,可以清楚看見蟲鳥活潑地來回飛動,一花一草、一葉一木各個臨風搖曳,無塵無染,形象鮮明。由此可見,Pro iDSD 在大型的雙聲道系統上播放,背景乾淨,音像寬敞,形體具體浮凸,並不會因為體積小就沒辦法勝任。

最後,我透過公司的雙聲道參考系統播放播放葛濟夫(Valery Gergiev)指揮基洛夫管絃樂團(Kirov Orchestra)演奏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Philips – 468 035-2)中的〈少女的獻祭舞〉(Sacrificial Dance)。其實,先前在聆聽 Brodmann F1 這對喇叭的時候,我便是搭配這台 iFi 的旗艦級 DAC 以及 Linear Acoustic LAV50 II,那時後對於 iFi Pro iDSD 能夠呈現出這段錄音寬廣、完整的空間感,以及各聲部精準的定位,還有氣力萬鈞的定音鼓能量以及鮮活的節奏敏銳度感到印象深刻。這次透過 Dynaudio 聆聽,不但前述的特色皆完全呈現,這次以 XLR 平衡線連接訊源與擴大機,加上這對喇叭音色厚實的特色,更為這首樂曲帶來根基扎實、穩如泰山的權威感。將 iFi Pro iDSD 切換至「tube +」的驅動模式,這台訊源並沒有以故作肥厚的形體、模糊的暫態資訊、顯兒意見的背景噪訊營造出「假的管味」。相反地,起伏不斷的能量動態、勢不可擋的出手力度、清晰精準的細節與定位、氣勢輝煌的音場效果,還是保留在聽感中,與晶體模式不同的地方在於,除了聲音的質地變得稍微柔軟之外,每個聲音出手時產生的暫態資訊,還有聲音消逝的尾韻,皆稍稍拉長了一些,讓音樂聽起來多了感性成分。由此可見,iFi Pro iDSD 中的真空管電路不是隨便做做、吸引消費者的雞肋功能而已,而是以音樂為主要考量、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而產生的功能。

至於 Pro iDSD 中的數位濾波器以及「DSD Remaster」功能對於聽感有何影響?我發現,數位濾波器對於聲音開始的暫態細節,也就是「attack」的部分,有著最顯著的影響。在「BitPerfect」模式下聆聽,像是 Eva Cassidy 演唱時每個音節開頭的唇齒氣音、《My Armenia》中鋼琴鍵觸落下時瞬間產生的聲響,還有《春之祭》中鼓槌落下定音鼓產生的衝擊力,在這個模式下,都有著最直接、最鮮明的呈現,隨著數位濾波器 tap 數的增加,這些暫態細節的表現變得較為柔和、滑順,細節依舊清晰,但是聽起來較不犀利,讓聽感更為自然。至於「DSD Remaster」模式對於結像的凝聚度以及背景的乾淨度有較大的影響,開至「DSD1024」檔位時,形體邊緣最為明確,背景在最黑,凸顯出音樂中的透視感以及樂器形象。

沒有浪費的成本

用過這麼多 USB DAC 加耳擴的器材,但從來沒有一台像這次的 Pro iDSD 一樣,功能豐富,用料扎實,音色更是健康。這讓我突然想到之前在 PTT 股票板一位在科技公司擔任產品經理的人寫的文章,他說他挑選股票便是發揮產品經理的精神,仔細研究同類型公司推出的產品,找出規格最強的公司,然後買他們家的股票,結果都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率。我想,iFi 推出的 Pro 系列雖然貴為旗艦系列,但是無論是這次評論的 Pro iDSD 或是上次評論的 Pro iCan,其規格在同價位代幾乎找不到其它產品能夠與之匹敵,若是 iFi 有股票上市,絕對是潛力無窮的成長股。當然,這只是假設而已,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Pro iDSD 規格優異,每項功能都讓音樂有感提升,選擇它,無論在耳機系統或是雙聲道系統上,都能讓您心滿意足。

iFi Pro iDSD 底部採用特殊設計的軟質底座,可避免外部振動影響到內部電路。
iFi Pro iDSD 跟 Pro iCan 一樣,螺絲長度貫穿機器前後,有著加強箱體結構,這都是在其它器材未曾見過的設計。

器材規格

iFi Pro iDSD
型式:USB DAC+網路串流播放機+耳擴
支援播放取樣率:PCM up to 768kHz
DSD up to 49.152MHz (DSD 1024)
DXD and (2xDXD)
輸入端子:USB (required for DSD, DXD and sample rates above 192KHz)
AES3 (XLR – single link)
S/PDIF (coaxial/optical combo)
BNC multifunction (S/PDIF in or sync input)
輸出端子:Balanced XLR at 4.6V (+15.5dBu – HiFi) or 10V (+22dBu – Pro)
Single-Ended RCA at 2.3V (HiFi) or 5V (Pro)
Headphones 6.3mm & SE 3.5mm Jack at 0.55V/2.1V/5V
Headphones BAL 2.5mm Jack at 1.13V/4.6V/10V
Headphones out 1,500mW RMS X 2 @ 64 ohm, 4,000mW max. 2 X @ 16 Ohm
音量控制:平衡式 6 聲道 Alps 電位器,可 IR 遙控控制
XLR/RCA 輸出端子音量可以設定為固定
6.3mm 耳擴輸出音量為調整模式
其它功能:播放 DSD 以及 384KHz 以下 PCM 音檔有各式數位與類比濾波器使用
PMC Filters:Bitperfect 44.1 – 192kHz, always used for 352.8 – 768kHz
Bitperfect + 44.1 – 96kHz
Gibbs Transient Optimised 44.1 – 384kHz
Apodising 44.1 – 384kHz
Transient Aligned 44.1 – 384kHz
DSD Filters:80KHz 固定式三階類比濾波器 with correction for DSD’s -6dB gain
增益:0dB, 9dB, 18dB 三段式調整。
動態範圍:119dBA (solid-state, PCM, -60dBFS)
輸出功率:(16Ω, balanced/single-ended): >4000mW /1>1,500mW
輸出電壓:(600Ω, balanced/single-ended): >11.2V / >5.6V
輸入電源電壓(Pro iDSD):DC 9V/6.7A – 18V/3.35A
輸入電源電壓(iPower+):AC 85 – 265V, 50/60Hz
電源消耗:>22W idle, 50W max.
尺寸:213 (l) x220 (w) x 63.3 (h) mm
重量:1980g
價格:77,000 元

進口總代理:iFi audio Taiwan
電話:02-2370-2900
網址:ifi-audio.tw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 有線無線都發燒-iFi xCan隨身型耳擴

    xCan的電路設計同樣也由iFi當家設計師Thorsten Loesch所設計,內部電路採全平衡設計,由同廠旗艦級耳擴Pro iCan中所採用的「S-Balanced」電路技術下放而來。在音訊輸入方面,搭載一個平衡與單端通用的3.5mm S-Balanced端子,還有一個平衡式...

    2018/12/14 more
  • 還你純淨電源-iFi DC iPurifier2電源淨化器

    已經進化至第二代的DC iPurifier2採用專利ANC2(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2)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噪訊,擁有1Hz~5GHz超寬頻寬設計,當然性能最厲害的是在20Hz~20kHz的可聽範圍之內。內部使用Panasonic SP-Cap聚合物鋁質電容,可以進一步降低噪訊

    2019/01/16 more
  • 多種願望一次滿足-iFi Pro iCan耳擴

    Pro iCan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所搭載的耳擴輸出端子種類十分豐富,無論您的耳機小至IEM,大致耳罩,是單端驅動或是平衡驅動,Pro iCan幾乎都可以對應。除了1組3.5mm單端輸出、1組3.5mm Pro平衡輸出端子外,Pro iCan還搭載4 pin XLR平衡式耳擴端子...

    2018/12/05 more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