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沒事,一比就買單!-iFi nano iDSD BL隨身DAC耳擴

文/蔡承融圖/郭振榮2018/03/12
SHARE分享

AMR(Abbingdon Music Research)是來自英國的 Hi End 音響品牌,他們將自家技術下放,為年輕的音響與耳機玩家成立了 iFi 這個子品牌。過去在本地僅見少量商品平行輸入,但自從去年 10 月底,該品牌與代理商笙凱合作成立了 iFi Taiwan 之後,引進的品項更趨完整,不僅提供保固服務而且價格不貴,對於想要入門發燒領域的玩家來說,自然是好事一樁!

iFi 於去年底新發表的 nano iDSD BL 黑標版本。

nano 系列一門三傑

本次試聽的主角是 nano iDSD BL,隸屬於 iFi 旗下入門級 nano 系列,是一款兼具 USB DAC 功能的隨身耳擴。但是在試聽的過程中有些小小的曲折,且聽我娓娓道來。原先我拿到的並不是 nano iDSD BL, 而是另一款 nano iDSD LE,是 nano 系列中最平價的款式,主要設計是承襲自第一代 nano iDSD,但省略了部分功能,僅保留耳機輸出與 RCA 類比輸出,所以才叫做 Light Edition(LE)。

nano iDSD LE 的機身只有半個巴掌大,跟香菸盒差不多,擺放在桌面上不會佔據太多空間,雖然功能相對簡單,但對於桌面聆聽來說,有 3.5mm 耳機與 RCA 輸出已經非常實用了。音質表現不敢說非常出色,但確實比我的 MacBook Pro 耳機輸出還要更好,先後搭配 Oriolus 2nd Gen、Westone UM Pro 30、IE 800 S、final E3000 等耳道耳機,基本上都還能輕鬆駕馭。不過換上 Sennheiser HD 650 這類比較難搞的耳機時,nano iDSD LE 就顯得有些力有未逮了,不論是在音量大小、低頻力度或是整體聲音的密度與厚實感,都感覺少了一口氣。

由左至右依序是 nano iDSD、nano iDSD LE、nano iDSD BL。

和 nano iDSD LE 相處了一段時間,內心也掙扎許久,最後還是決定要入手,原因很簡單,我需要一台能夠隨身攜帶,讓我外出旅遊/出差時也能享受音樂的 USB DAC 耳擴,而且 nano iDSD LE 的價格實惠,即便無法駕馭 HD650 我還是選擇妥協,心裡想,總不可能帶著 HD650 出門旅行吧!

既然心意已定,便傳訊給 iFi Taiwan 的 Mega 表達意願。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阻止我!是的您沒看錯,他竟然阻止我買他們家的產品!這就奇怪了,正當我心理思考著 Mega 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訊息又來了,原來是他手邊有一台剛到貨的 nano iDSD BL,據說聲音表現進步很多,價錢比 nano iDSD LE 稍貴,多了 1,100 元。我心裡滿腹疑惑,同樣隸屬 nano 系列,nano iDSD BL 真有這麼大的進步嗎?於是的從 Mega 那邊把 BL 版給帶回編輯部。

另外我又將幾年前連獲得 EISA 大獎的第一代 nano iDSD(已停產)也一併借回來。這裡要插個題外話,既然提到第一代 nano iDSD,去年 iFi 大中華區總監溫上凱來台時說了一個小故事。他說當年 nano iDSD 推出不久,英國同事 Vincent 在開車途中,突然接到了 EISA 主辦單位的電話,主辦單位恭喜他 nano iDSD 獲得 EISA 獎項,他聽了不敢置信差點撞車!這當然是玩笑話,但為什麼能夠得獎?溫總監表示,當年 nano iDSD 以如此嬌小的機身就已經可以做到支援 DSD 256 以及 PCM 384 的規格,是非常亮眼的表現,而且據說還是所有獲獎產品中最年輕的品牌。

故事說完了,接下來,讓我們先看看 nano iDSD(以下簡稱原版)、nano iDSD LE(以下簡稱 LE)、nano iDSD BL(以下簡稱 BL)這三兄弟的差異:

nano iDSD BL 的體積比其他兩款稍微小一些,面板也沒有這麼強烈的線條感,看起來比較低調,但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更實用。不容易刮傷器材,也方便攜帶。

更實用的機身設計

先從外觀開始比較,原版和 LE 的造型完全相同,尤其是從正面觀察,除了音量旋鈕的表面處理稍有不同之外,幾乎毫無二致。至於 BL 版的差異就很明顯了,外殼從霧銀色改換成霧黑色烤漆,前面板下方邊緣沒有凸出去而是和機身切齊,然後在機身底部加上 4 顆橡膠墊片,以實際使用來說,我比較偏愛 BL 的設計。雖然 LE 的造型比較好看,但如果把機器擺放在筆電上或是跟手機綁在一起,往外凸出的金屬面板肯定會刮傷外殼,BL 就沒有這樣的疑慮。

nano iDSD BL 的底部有橡膠軟墊,而 nano iDSD 與 nano iDSD LE 則是以面板當作金屬腳柱。

內建 iEMatch 耳機輸出

BL 除了原本的音量旋鈕和普通 3.5mm 耳機輸出外,這次原廠增添了一組 iEMatch 耳機輸出,功能和自家的 iEMatch 線材一樣,現在把它結合進 BL 之中。如果您的耳機靈敏度特別高,很容易聽到底噪或是電流嘶聲,那麼建議您試試 iEMatch 插孔,聲底會乾淨許多。不過和獨立販售的 iEMatch 不一樣的地方是,BL 內建的 iEMatch 沒有 High/Ultra 調整撥桿。

可搭配 OTG 線直連手機

轉到背面,LE 的背板配置最單純,只有一組 USB 3.0 TypeB 輸入;原版同樣使用 USB 3.0 TypeB,另外還多了數位同軸輸出與數位濾波切換(Minimum Phase/Standard);BL 則是將 USB 改成 Type A 公頭,此種設計相對少見,因為市面上大多數 USB 發燒線是以 TypeB 端子連接 USB DAC 居多,如果想使用發燒線的話,可以多加一個轉接頭,對於想要嘗試發燒線材的朋友來說,可能稍有不便。

市面上大多數 USB DAC 會採用 USB Type B 的輸入端子,但 nano iDSD BL 很不一樣,改採用 Type A 公頭,是比較少見的設計。
好處是可以搭配 OTG 線材,直接連接手機,接收手機的數位音樂訊號,交由 nano iDSD BL 解碼輸出。
不過要注意的是,OTG 線材必須另外購買,原廠沒有附送喔!

不過 BL 的 USB Type A 公頭還是有優點,那就是可以搭配 OTG 線連接手機(Android、iOS 都支援),原廠強調 BL 版擁有更強的驅動力,以 iPhone 6 來說,它的耳機輸出功率為 27mW,但如果改接 BL 版則能夠提供 285mW 的輸出功率,是前者的 10 倍以上,同時 BL 版也比原版增加了 4 倍功率,即便遇上阻抗 600 歐姆的耳機都不成問題。而且還內建鋰聚合物充電電池,最高續航力可達 10 小時,不需要額外消耗手機電力,這下子真的可以考慮當個「綑綁族」。

另外在 BL 的背板中央有一個黑色小撥桿負責數位濾波切換,有 Measure 和 Listen 兩種檔位,預設是在 Listen。左側還有 1 組 3.5mm Line out 輸出,可以連接至家用音響系統,等於讓 BL 版的使用更加靈活多變。

nano iDSD BL 還是可以連接電腦,原廠隨附一條藍色 USB 供用家使用。當然,您還是可以沿用原本的 USB 發燒線,只要多加一個轉接端子就可以了。
原廠隨附的 USB 轉接端子。

堅持用好料

在內部用料方面,BL 延續了 iFi 一貫個理念,即便是入門機種也要盡可能地用上高品質元件,原廠認為這樣才能確保聲音品質,譬如在聲音線路部分,使用的是薄膜電阻而非一般的金屬膜或碳膜電阻,因為原廠認為使用薄膜電阻的噪訊和失真會更低。另外在類比濾波線路用的是 TDK C0G 電容,DAC 的參考電壓則是使用 Panasonic ECPU 電容,而前面提到的內建 iEMatch 則是採用 MELF 電阻。

獨家 S-Balanced 技術

另一項值得多加留意的是 S-Balanced 技術,從耳機連接端子來看,BL 一樣是採用 3.5mm 的非平衡端子,不過內部線路設計卻有所不同。原廠解釋,一般常見的設計是左右聲道訊號分離,但是共地(Share ground),如此一來就會產生串音干擾的問題;另一種設計就是將接地分離(Separate grounds),可以解決串音干擾,但缺點就是一般非平衡端子的耳機無法使用,換句話說,要換端子或買新耳機才行。而 iFi 的 S-Balanced 技術是將內部的輸出線路採用平衡方式佈局,即便最後輸出端子為非平衡形式,還是能夠有效降低串音干擾,以及噪訊和失真的問題。

在高解析音樂解碼部分,BL 不僅可以支援至 PCM 384、DSD256 以及 DXD384/352.8 等規格,這次還加入了 MQA 解碼能力,更獲得了 Hi-Res Audio 的認證通過。對於擁有大量高解析音樂收藏,或是習慣使用高解析音樂串流服務的用家來說,當然是一大利多。

低頻力度、聲道分離度皆有提升

規格大致介紹完畢,接下來是試聽的部分。記得嗎?前面我提到原本打算向廠商購買 LE,但不瞞您說,後來試聽 BL 不到 5 分鐘的時間,我立刻就變心了!尤其是遇上 HD650 這類難搞的耳機,簡直是高下立判,不論是聲音的形體感、密度或低頻的重量感都有非常明顯的差距,而且音量旋鈕大約轉到 12 點鐘的方向,音量就已經非常足夠。沒騙您,試聽報告還沒寫完我已經付錢買單,沒辦法,聽說賣得很好,怕缺貨呀!還好 Mega 當初有先阻止我衝動購物。

譬如 Marcus Miller 的 Free 專輯,用 HD650 搭配 BL 聽到的低頻沉潛有力度,聲道分離度很好,樂器的定位感與音場表現清晰分明,相較之下 LE 的低頻就顯得有些虛浮了,不若 BL 來得扎實緊湊,Marcus Miller 撥彈的貝斯線條感也不如 BL 這麼分明清晰。最重要的是,BL 呈現出來的低頻是有控制力道的,聽來飽滿卻不失細節表現,光是這個部分的進步就足以讓我變心!

細節豐富、高頻有光澤

我想再多聽一些細節表現,改播放 Blue Coast Collection 精選輯中的 Looking For A Home,我選的是 DSD64 高解析版本,曲子一開始,立刻就被吉他撥弦的光澤以及指尖揉弦的聲音細節給鉤住了耳朵。接著主唱與合音依次出現,中頻人聲並沒有被刻意誇大或變厚,形體感與定位感各自清楚分明,毫無模糊地帶,而且音樂背景漆黑乾淨,音像聽起來相對浮凸。

聲底這麼乾淨是因為 HD650 的關係嗎?相當程度上是的,改換 Westone UM Pro 30 就不如 HD650 那般漆黑,但基本上還是乾淨的。後來我試著停止音樂播放,然後把音量旋鈕轉到約 1 點~2 點的位置,這時後就有明顯底噪出現了。那如果改用 iEMatch 插孔呢?底噪立刻消失於無形,即便把音量旋鈕轉到底,得在安靜的環境下屏氣凝神,才能察覺到極低的噪訊,但我相信不會有人把音量開到這麼大,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改用 iEMatch 的另一項變化是音量降低了,先前將 UM Pro 30 或插在 Direct 時,音量旋鈕大約調整到 9 點鐘方向就足夠,現在得增加至 10~11 點鐘的位置才夠。除了音量有變化之外,在聽感上,Direct 聽起來比較直接、鮮活、開闊,似乎細節還要更豐富一些;相對的,iEMatch 顯得內斂、柔和,彷彿經過打磨一般,細節依舊但是邊角的毛噪感不見了,聽起來更圓滑流暢。

以價格來說,從 nano iDSD LE 改換到 nano iDSD BL,1100 元的價差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但如果以聲音來論,只要兩種版本 A/B 比較一下,相信您也會和我一樣甘願多擠些預算直攻 nano iDSD BL。而且我認為它的聲音表現,絕對有和萬元級機種一較高下的實力!如果您剛好也在尋覓一款方便隨身攜帶,可以接手機也能在家接電腦使用,又有足夠推力的 USB DAC 耳擴,最重要的是不想花太多預算,那麼 nano iDSD BL 絕對有資格成為您的首選!

器材規格

iFi nano iDSD BL
型式:隨身型 USB DAC 耳擴
耳機輸出功率:285mW x2
動態範圍:> 109dB(A) @ 3v (Direct)、> 107dB(A) @ 0.5V (iEMatch)
總諧波失真:< 0.005%
聲道分離度:> 79dB @ 600Ω Load (Direct)、> 79dB @ 15Ω Load (Direct)
輸入:USB 2.0 TypeA OTG(具備 iPurifier 技術)
輸出:3.5mm line out x1、3.5mm Direct x1、3.5mm iEMacth x1
數位濾波:Listen/Measure
支援高解析解碼:PCM 384、DSD256、DXD384/352.8、MQA
尺寸:96 x 64 x 25.5mm(LxWxH)
重量:139g
參考售價:
nano iDSD Black Label 6,000 元
nano iDSD Light Edition 4,900 元
nano iDSD 6,000 元(已停產)

代理商:iFi Taiwan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 21 巷 10 號
電話:02-2370-2900
網址:ifi-audio.tw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 無所不能-iFi iCan

    為了因應電腦訊源時代的來臨,英國發燒品牌AMR將技術下放,為耳機與電腦訊源玩家創立iFi品牌。雖然iFI目前旗下都是小產品,但是堅持不用DSP,並確保數位訊號能夠「Bit Perfect」,加上精美的金屬外殼車工,看起來發燒味十足。雖然國內目前無人代理...

    2016/05/11 more
  • 旗艦進化新登場 ifi iDSD BL DAC耳擴

    ifi推出新款iDSD Black Lable(以下稱iDSD BL)隨身播放器,採用了最新Burr-brown DSD512/PCM768/2xDXD數類解碼晶片,標榜真正原生DSD解碼的隨身耳擴,同時加入了諸多針對音質提升的新設計,堪稱旗艦隨身耳擴的新標竿。

    2017/10/27 more
  • 一機可享管、晶兩種音色-iFi Pro iCan耳機擴大機

    iFi新推出的Pro iCan來勢洶洶,要挑戰高階耳機玩家的定力。這台比iCan更為進化的Pro iCan具有完整的耳機輸出選擇,提供了3pin的平衡輸出、4pin的平衡輸出,2組6.3mm單端輸出、1組3.5mm單端輸出、1組3.5mm TRRS平衡輸出。總計3組平衡輸出,包辦了各種...

    2017/04/05 more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