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出音樂裡的感動-HiFiMan Edition X平面振膜耳機

文/戴天楷圖/郭振榮2016/05/10
SHARE分享

如果您正在找尋一副 Hi End 耳機,如果您喜歡平面振膜耳機開闊的音場表現、又自然寬鬆的聲音,如果您是個古典樂迷,泰半時間聽的都是古典或爵士音樂,HifiMan Edition X 會是您必須要試聽的一款耳機。沒錯,是「必須」,而不是「可以」要試聽。

就外觀上,HifiMan Edition X 跟 HE1000 像極了,不知情者,恐怕還會誤以為是 HE1000 的黑色版。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其中差異,包括耳罩本體的框架材質以及厚度,還是與旗艦有別。

雖是二當家,卻是「直推旗艦」

打從 2007 年創立到現在,才短短幾年功夫,HifiMan 把他們的產品推向了一個讓人驚訝的高度。最高的成就當屬 2015 年推出的旗艦款平面振膜耳機 HE1000,其聲音表現獲得各國媒體和發燒友的讚譽,我們家郭總編聽過以後,也直誇它聲音好(請見「終於讓我喜歡上它—HIFIMAN HE1000 耳罩耳機」一文)。但是,旗艦耳機聲音好,售價自然不斐,三千美金、十萬餘元台幣的零售價,讓耳機迷們雖然著迷於 HE1000 的美好聲音,卻礙於售價而難以下手。才相隔沒幾個月,HifiMan 就推出了讓耳機迷更興奮的產品——Edition X。

原廠沒有明說為什麼把這副耳機取名叫 Edition X,但一見到這個名字,就讓人不禁聯想到另一家以生產平面振膜耳機著稱的 Audeze,旗下也有一款強調高效率、容易推動的耳機 LCD-X,同樣以英文字母「X」命名。而且,兩者的定價都差不多,在原廠產品列中的地位也旗鼓相當,難不成,這是原廠刻意如此取名嗎?無論是否如此,Edition X 的最大特徵恰與 Audeze LCD-X 相同,正是高效率、好推動,原廠再三強調,這是一副可直接以手機、行動播放器驅動的 Hi End 級耳機;官網甚至以「直推旗艦」稱之,有沒有這麼厲害,我們等等再說。

Edition X 沒有 HE1000 和 HE560 的豪華木盒,但是包裝箱質感還是不錯,蒙皮箱面,露出白色車線,帶著一種調性偏冷的摩登時尚感,與其他兩款的奢華包裝有別。

外型像極 HE1000,卻採輕量化設計

就外觀上,Edition X 跟 HE1000 像極了,不知情者,恐怕還會誤以為是 HE1000 的黑色版。但仔細看來,兩者的用料確實有差別,不僅是顏色不同而已。以耳罩來講,HE1000 的厚度較厚,而且採用木框、鋁材結合而成,經過精工打磨的鋁質框架觸感細緻,看上去質感頗佳。Edition X 的耳罩本體厚度較薄一點,框架採用 ABS 塑膠材質,雖不如 HE1000 那樣富有高級感,但 ABS 塑膠本身強度已經比一般塑膠更好。改換材料加上厚度變薄,不僅成本降低,更顯著的好處當然是重量變輕,較不易造成使用者頭頸部的疲憊。

耳罩的形狀也與 HE1000 一樣,整體呈現一個倒立的蛋形,這種非對稱的耳罩墊設計,是原廠根據人耳耳殼的形狀所制訂,這樣可以更緊密的包覆、貼合耳朵。耳罩墊仍採用 HifiMan 常用的皮質、絨布混合製作,內部柔軟的緩衝材料,讓 Edition X 戴起來頗為舒適,比 HE560 舒服許多。

耳罩墊仍採用 HifiMan 常用的皮質、絨布混合製作,內部柔軟的緩衝材料,讓 Edition X 戴起來頗為舒適。
頭帶部分的設計依舊保持 HifiMan 高階耳機一貫的設計,使用寬頭帶襯,可以分散耳機重量的下壓力。

頭帶部分的設計依舊保持 HifiMan 高階耳機一貫的設計,使用寬頭帶襯,可以分散耳機重量的下壓力。與 HE1000 不同的地方在於金屬頭帶架顏色,以及皮質頭帶襯用料;仔細端詳,反倒與 HE560 很像。我拿起編輯部收藏的 HE560 比較,頭帶結構看起來幾乎無差,但扳動耳機就會發現,HE560 的頭帶較緊,Edition X 相對較鬆軟,自然後者戴起來也舒適一點,較不夾頭。

原廠附上兩條耳機線,一條長度 1.5m 搭配使用 3.5mm 的 L 型 mini-jack 端子,另一條則是 3m 長的 6.3mm 的 phone jack 端子。至於連接耳機一端,則使用 2.5mm 的端子。Edition X 隨附的線材都是單端耳機線,根據編輯部測試 HE1000 的經驗,改用 4-pin XLR 的平衡耳機線,聲音會更好,因為左右聲道正負級各自獨立,較不易產生串音,分離度會更好,聲音也更清楚透明。原廠雖然沒附,卻可以加購,如果想要體驗 Edition X 的最佳表現,這個升級絕對值得。

原廠附上兩條耳機線,一條長度 1.5m 搭配使用 3.5mm 的 L 型 mini-jack 端子,另一條則是 3m 長的 6.3mm 的 phone jack 端子。至於連接耳機一端,則使用 2.5mm 的端子。

HE1000 旗艦技術下放

就其設計的精髓,也是旗艦 HE1000 的技術下放。Edition X 使用了超薄振膜,是不是與 HE1000 那號稱奈米級複合材料振膜同等,原廠並未明說,而其使用超薄振膜的目的卻是一致的——要讓振膜反應速度更快,重現更豐富的細節,並且還能提高用電效率,這樣耳機就更好推動。如果您看過 HifiMan 官網上的影片,由邊仿博士親自展示 HE1000 奈米振膜的輕薄特性,必會對 HifiMan 所採用的超薄振膜印象深刻。

Edition X 使用了超薄振膜,是不是與 HE1000 那號稱奈米級複合材料振膜同等,原廠並未明說,而其使用超薄振膜的目的卻是一致的——要讓振膜反應速度更快,重現更豐富的細節,並且還能提高用電效率,這樣耳機就更好推動。

讓原廠花了七年才開發出來的「非對稱磁力線」(Asymmetrical Magnetic Circuit),也是 Edition X 承襲自旗艦大哥的技術。依原廠說明,傳統的平面振膜耳機,其振膜內外兩側的磁鐵大小一致;但 HifiMan 認為這樣一來,內側的磁鐵會干擾聲波傳遞,因此把內側磁鐵體積縮小,構成「內外非對稱」的磁鐵系統。至於外部看得見的「百葉窗式格柵」(Window Shade Grill Design)也是見於 HE1000,如今應用在 Edition X 上的設計。原廠表示,傳統上,開放式耳罩外框多採網格設計,振膜前後振動發聲時,不僅向內發聲,同時也向外發聲,這些向外發出的聲波遇到背板會形成反射,這些反射音回傳到超薄的振膜,又會形成干擾振膜的能量,如此便影響了聲音的清純度。因此 HifiMan 才會在 HE1000 上提出以「百葉窗格柵」的設計,一面可增進耳機的開放度,一面則避免了振膜受到反射音干擾。

圖中可見「百葉窗式格柵」(Window Shade Grill Design),此技術也見於 HE1000。原廠表示,「百葉窗格柵」的設計,一面可增進耳機的開放度,一面則避免了振膜受到反射音干擾。

戴上 HifiMan Edition X 感到相當舒服,寬頭帶可以分散耳機重量的下壓力,較諸 HE1000 少了 81 克的重量(HE1000 重量為 480g),都讓 Edition X 的舒適度加分多多,比起 Audeze 動輒五、六百克更是沒有壓力。耳罩的內向壓力也在穩定性與舒適感上取得平衡,比起 HE560 等前期作品有進步。

選擇安靜的聆聽環境為上策

因為 Edition X 是開放式耳機,如果聆聽環境不夠安靜,會影響欣賞音樂的樂趣。我在辦公室裡聽,不僅同事對話聽得一清二楚,連前方同事趕稿敲鍵盤的聲音也聽得見,為了好好試聽 Edition X,我甚至耐著台北 30 度的高溫,把辦公室電扇、冷氣都關掉,因為連電扇風切聲、冷氣壓縮機的聲音都會傳進來。開放式耳機就是這樣子——隔音不佳。如果您要好好欣賞音樂,還是得找個安靜一點的地方。

我不禁感到疑惑:既然這麼容易受干擾,為什麼要強調「手機直推」呢?因為我也沒辦法戴著它逛街,即便在咖啡館也嫌吵,我還能戴著它去哪裡?難不成去圖書館,別鬧了,開放式耳機的背面可是會有聲波外洩,上圖書館聽鐵定顧人怨。而且,原廠也沒有附送攜行袋,外型雖然 Hi End 味濃厚,可是一點也不炫,顯然 Edition X「好推」是好推,但也不是讓人戴著到處趴趴走的,只是讓您省卻了「非用耳擴不能聽」的麻煩。

耳機接線端子採用的是 2.5mm 的端子,可接單端線或平衡線。採取這樣較為通用的耳機端子,也方便用家自行更換線材。

數位聆聽趨勢,推動「手機直推」的高階耳機出現

以前我們聽音樂,總是需要一台黑膠唱盤、錄音卡座、CD 播放器等訊源,好用來播放唱片。但當數位音樂崛起,音樂播放的途徑已不如往昔,不管是播放下載得來的數位音樂檔,或是透過串流播放數位音樂,都改變了我們聽音樂的方式。隨身數位播放器可以儲存大量的音樂,輕巧的體積,內建 DAC 和耳機放大線路,只要接上耳機就能聽音樂,插上訊號線還可輸出給家用音響,這是新趨勢。再者,行動通訊的網路頻寬越來越大,這直接支持了串流播放的發展,這是新趨勢。我自己也是 Apple Music 的用戶,不管在哪裡,只要手機連得上網路,我就能輕鬆在線上選取海量的音樂資源,雖是壓縮檔,但音質還不差。您呢?是不是也早已習於使用串流媒體了呢?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今年 3 月份公布的報告,包含數位下載和數位串流的數位音樂銷售,已佔全美唱片銷售總金額的七成;其中,數位串流的營收還超越了數位下載。這是個用手機、數位播放器,憑藉網路來獲取音樂的年代。正因為我們聽音樂的方式正在改變中,所以,耳機廠商除了發展高階器材,同時還要兼顧耳機是否「好推」,這樣才能符合現代數位聆聽的趨勢。

好推,絕不吹牛

既是「直推旗艦」,我也就先來直推看看。接上 iPhone 6s,獨自一人躲到 U-Audio 試聽室,在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裡,音量開到 8 格就能有不錯的細節和層次;如果要有更明顯的動態,以及讓低音更出來一些,9 格到 10 格會更讓人滿意。我拿編輯部的參考耳機之一 Audeze EL8 來比較(30Ω, 100dB/1mW),EL8 所需的音量也差不多是這樣。

通透感、空間感表現出眾

單用手機「直推」,就能感受到 HifiMan Edition X 的特色——空間開闊、透明度高、細節豐富、聲底柔軟、略帶暖意。先講它空間感的表現:無論價位、無論單體型式、無論開放或封閉,Edition X 的空間感表現力堪列優等生。以情歌天王 Lionel Richi 1986 年個人專輯的同名歌曲「Dancing on the Ceiling」為例,開頭有一段步行聲,由右向左,接著開啟一扇門,才導入音樂前奏。單是這一段 10 秒鐘的劇情,Edition X 對於整個場景的描繪力讓我印象深刻,不僅空間感清楚,腳步聲踏地的細節,以及步伐在空間的回聲,我拿 Audeze EL8 和 HifiMan HE560 與之相比,無論有無「上擴」,感覺使用 Edition X 時左右距離特別遠,每一步進的距離感也特別明確,整個空間感顯得尤其開闊自然,讓人頗有置身其間的感受。這感覺,編輯部內 Fostex TH900、Pioneer SE-Master1 也沒有 Edition X 來的出色;果然平面振膜在聲音的通透感、空間開闊度上,比起動圈耳機還是有優勢。

我用 iPhone 推 Edition X,放各樣音樂似乎都得心應手,聽 Cassandra Wilson 唱「Old Devil Moon」,裡頭各樣的打擊樂器、鋼琴、貝斯,彼此錯落,營造出一定的空間感,Edition X 的聲音透明乾淨,讓這些樂器的位置益發清楚,Cassandra Wilson 的聲音也顯得中氣十足,Edition X 繼承了 HifiMan 柔軟帶有暖意的聲底,聽起人聲格外舒服。相對來講,拿來參考用的 Audeze EL8 就過偏解析,人聲顯得乾了點。

耳機頭帶的高度調整,穩定度很不錯;想要戴著耳機拉動耳罩並不容易,調整時,還是取下耳機,調整得當之後再戴上比較妥當。

接上耳擴,盡展實力

雖然原廠號稱 Edition X 是直推旗艦,實測結果也確實不假,但您花 59,000 買了一副 Hi End 耳機,總不會真想用手機餵它一生吧?我將它接上電光火石出品的 Bobby 耳擴的低阻抗輸出插孔,選擇耳擴的輸出增益為+1dB;DAC 則用 LH Labs Geek Out V2,接在 PC 電腦上,在 Windows 10 的平台使用 iTunes 播放 AIFF 檔案。接上耳擴之後,最明顯的差異是聲音密度變好了,質地更緻密,就讓音樂更加有血有肉,形體輪廓也分外清楚。透過手機聽,高頻略顯輕飄,低頻稍嫌鬆軟,整體聽來音樂雖自然舒服,卻顯得重量不夠。

廣  告

層次分明、細節清楚,音質帶溫軟特質

在 Bertrand Renaudin 和 Olivier Cahours 的「Douo」專輯裡,吉他手 Cahours 撥弦的力道變得更清楚,也更有層次。Edition X 以一種委婉而溫和的手法處理細節,這和 Sennheiser HD800/800S 很不一樣。後者是以放大鏡看世界,所有的細節都纖毫畢露,無可遁逃。Edition X 則是把音樂裡該聽見的感動,娓娓道來。

透過耳擴聽該曲,鼓手 Renaudin 的擊鼓動態更為巨大,鼓聲顯得更有力而且結實,感覺鼓皮更為緊繃,這樣的鼓聲有精神許多。平面振膜耳機的聲音,多半有點軟質的傾向,Edition X 當然也有這種味道。單用手機直推時,聽搖滾、爵士的擊鼓,總覺得不過癮,軟趴趴的低頻顯得無精打采,加上耳擴就有了明顯進步。「果然用了耳擴才顯得出 Edition X 真正的實力。」我心裡暗想。

對於搖滾迷來講,Edition X 的鼓聲或許稍微鬆軟了一點,但是這種略具軟質傾向的低頻,聽 double bass 就有味道了。聽 Michel Donato 和 Guillaume Bouchard 兩人的 double bass 演奏(Zig Zag Territoires, ZZT 061003),有點蓬鬆,不顯肥厚的低音大提琴,就像兩位男低音在對話一般。Edition X 不會讓低頻湧出,卻理出許多低頻的細節;這正是這張唱片吸引人的地方。此處有許多 double bass 撥彈的細節,細節的再現力夠好,樂手在演奏時透過撥彈技巧展現的音色層次,就能呈現出來。如果耳機的低頻過多,不僅會遮蓋掉這些細節以及細微的層次,還很容易讓人不舒服。有不少動圈耳機過不了這張唱片的考驗,讓曲子聽來只有「波、波、波」的撥弦聲,但 Edition X 卻以一種柔和、輕鬆的姿態,將兩位 bass 樂手的演奏風采盡顯無遺。而且,Edition X 塑造空間感的特長在此又征服了我的耳朵,因為我聽到的不僅是兩名樂手、兩把低音大提琴,而是兩人與兩琴在一個空間裡。這是過去我在耳機系統上聽這張唱片沒有經歷過的感受。那 HE1000 呢?抱歉,當初試聽 HE1000 時,我沒放這張唱片,所以無從比較,真是可惜;但我能確定 HE560 比不上它。

耳罩的形狀也與 HE1000 一樣,整體呈現一個倒立的蛋形,這種非對稱的耳罩墊設計,是原廠根據人耳耳殼的形狀所制訂,這樣可以更緊密的包覆、貼合耳朵。

小提琴聽來輕鬆無壓力

Edition X 放起古典音樂就更是如魚得水。輕鬆沒有壓力的高頻延伸,開闊自然的空間感,溫潤的音質,不帶剛硬線條,這樣的耳機,不聽古典音樂真是暴殄天物。以 Gil Shaham 擔任獨奏,Giuseppe Sinopoli 指揮愛樂管弦樂團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為例(DG, 437 540-2)。開闊的音場,讓樂團不是集中在兩耳間,聲音直衝腦門而來,許多耳機都有這種傾向,聽起大編制的古典音樂顯得呆板而平面。Edition X 給了聽者一個清楚的空間,一種 3D 立體感。Shaham 的小提琴獨奏,一點壓力也沒有,即便拉到高把位,即便他想塑造具有強烈情感張力的音色,Edition X 都以一種輕鬆而柔和的腔調帶過,這讓音樂更為耐聽。如果要挑剔,就是定音鼓稍嫌渙散一點,不過,我也說過,這是平面振膜耳機的罩門,拿動圈耳機的標準來批評平面振膜耳機的鼓聲,這可不是君子之道。

想用手機直推,就選它

如果您很喜歡 HE1000,卻又礙於預算下不了手,Edition X 會是您需要優先考慮的耳機。它充分展現了平面振膜耳機的優點,擁有開闊的空間感、輕鬆沒有壓力的高頻、溫暖又柔軟的音質、傑出的細節再現力。在各個方面都勝過自家老弟 HE560,如果您已經擁有 HifiMan 其他較低階的耳機,Edition X 將帶來明顯的升級感。當然,如果預算不是問題,還是直上 HE1000 吧!HE1000 的高頻延伸更不費力,而且 HE1000 把平面振膜耳機的弱勢解決了大半,幾乎可以說是一對具有動圈耳機表現力,卻又兼有平面振膜耳機優點的耳機。如果價格不是您考慮的重點,那四萬多塊的價差,還是值得。不過,如果您經常使用手機或隨身播放器聽音樂,不想老坐在家用音響旁邊聽耳機,Edition X 就更是需要考慮的高階耳機。

器材規格

型式:平面振膜耳機
頻率響應:8Hz~50kHz
靈敏度:103dB
阻抗:25±3Ω
重量:399g
建議售價:59,000 元
代理商:世貨
電話:02-8768-1121
官方網站:www.g-goods.com.tw

SHARE分享

Related Contents相關內容

  • 採用R2R DAC-HiFiMan R2R2000隨身播放器

    據HiFiMan官方網站上表示,R2R2000是HiFiMan十年來最好的隨身播放器,到底有多好呢?R2R2000採用R2R DAC來解PCM,而不是常見的Delta-Sigma DAC。Delta-Sigma解譯PCM之前必須先將其轉成1bit格式,才能轉換成類比訊號,但R2R則是直接轉換PCM

    2018/04/04 more
  • 開放/密閉兩用-HiFiMan Edition S耳罩式耳機

    HiFiMan終於推出平價入門等級的耳罩式耳機了,那就是最新的Edition S,不僅外觀更潮、更時尚,而且破天荒地採用了特別的密閉式/開放式兩用設計,一支耳機就有兩種享受,加上售價原本就不高,實在太超值了...

    2016/05/06 more
  • 限量100台的紅色誘惑-HiFiMan發表R2R2000特別限量版「紅衣太子」

    中國的耳機品牌HiFiMan,早年以製作平面振膜耳機著稱,後來產品項目越來越廣,連隨身播放器也有了。11月3日HiFiMan在上海雅居樂萬豪酒店舉辦產品發表會,發佈了現下旗艦播放器R2R2000的紅色版本,並趕在「雙11」之前推出。R2R2000又稱「太子」...

    2018/12/24 more

SEARCH文章搜尋進階搜尋

(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 立即搜尋

HOT STUFF